Loading
工作內容
應徵工作條件
附加條件
請利用1111履歷表應徵此工作工作福利
應徵資訊
原標:Blog 5 — 軟體業PM常見面試問題整理與解題分享 (上)(圖/文由朱騏提供)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我曾在《2020 軟體業PM面試問題,3個月的面試經驗分享》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找工作時,各家公司面試官當時所問的問題。後來發現其實每一間公司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且在每次面試後我都感覺經歷了一次「產品迭代」,在後續介紹經驗或是回答技巧上可以有更好的說法。此主題由於內容太多,預計寫3篇文章來分享面試常見的15道問題,同時附上面試完畢後可以詢問面試官什麼問題,幫助自己對這家公司、合作同事、入職後要做的工作…等,能夠更清楚的了解。此篇文章先分享5道問題,請留意下方的某些問題是比較PM職能導向的問題,若不是申請相關職位的朋友可以當參考就好。5道常見的PM面試問題1.請你做一下自我介紹吧每場面試的標準起手式,如果面試官不知道要問什麼通常也會用這個問題當開頭,所以準備上也是相對容易。▶︎ 解題思維網路上許多文章會建議要準備「1分鐘」與「3分鐘」的版本,我認為這個思路是好的,但在回答內容上可以安排有「彈性」的回答方式。▶︎ 回答邏輯 先介紹自己的工作背景,並且將工作經驗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將自己的能力分類,這樣在自我介紹的回答上就具有「彈性」,可參考下方我將能力分成4類,每一類都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有些面試官其實不會特別跟你說要「1分鐘」或「3分鐘」的自我介紹,此時我建議要察言觀色,因為有許多面試官是在你自我介紹時才在看履歷,我的判斷標準是: 1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開始介紹第一個能力時已經看完履歷,並且將眼神對到我的時候,我就會只講1分鐘的版本。 3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介紹完第一個能力時還在看履歷,我就會講3分鐘版本,讓他/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完履歷。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發現如果面試官已經將眼神對到你的時候還在介紹,其實場面會變得有點 “尷尬”,面試其實跟雙方聊天很像,任何一方講太多話而另一方缺乏互動時,會變得像是唱獨角戲,缺乏彼此互動的氛圍。參考說法 (以下是我近期面試介紹自己的內容):你好,我是朱騏,共有4年多的軟體產品開發與管理相關的經驗,分別是2年在旅遊新創、2年在金融科技產業。我的能力專長、工作經驗歸類為四點:1.產品企劃與開發:主要工作是將使用者需求轉換為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包含初期的使用者訪談、競爭產品研究,將需求撰寫PRD、使用工具來規劃產品原型,例如Axure, Adobe XD, Balsamiq;中期帶領開發團隊開發; 後期產品功能上線後的營運流程與觀察指標2.溝通協調:對內我擔任商業端(BD、OP)與技術端(RD)的溝通橋樑 ; 對外則是擔任API技術窗口。3.問題分析:我認為可以分成3個步驟,觀察、假設與驗證驗證、行動。我會使用可觀測數據的工具,可以分為商業端與工程端。商業端包含Tableau或是直接用SQL從資料庫中撈取數據觀察 ; 工程端則是使用如ELK KIbana,也就是API Log追蹤工具。驗證則是要建立一個假設原因,並且用數據去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一樣 ; 最後採取行動可能是擬定產品功能來解決問題、或是透過營運手段來進行處理。4.專案管理:我使用過Trello、Gitlab來管理team的開發流程,team是採取Kanban跟Scrum的開發方式我會投遞貴公司的PM職缺原因主要是:(投遞原因) 2.談談你過去是如何開發產品的?許多產品職缺都會要求應試PM能了解完整產品的開發流程,新創公司的面試官更是對應徵者過去如何帶領產品團隊開發、跑完整個開發週期(不論是Kanban, Scrum, 甚至是隕石流開發…)的細節有興趣。下面分享過去我在和團隊成員合作時,整個產品功能從發想->上線的流程,由於各家公司與團隊都有不一樣的工作流程,大家可當作參考即可。I、第一階段✅ 第一步、收集需求需求可以簡單分成兩類:被動需求 與 積極探索需求。被動需求指的是其他團隊成員,如CEO, BD, Marketing, Operation, CS…等成員,以日常工作為契機所發現的問題、新市場機會…等 ; 積極探索需求則是PM藉由研究方法,例如競爭產品研究、產業研究…等挖掘得到的洞察,再將其轉換成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 解題思維針對「積極探索需求」,可以補充過去做過的研究來埋下伏筆,有些面試官會針對伏筆做進一步提問,接下來就可以將以做過的研究、研究過程分享給面試官。✅ 第二步、需求訪談與定義此階段主要是在明確需求的詳細內容,並將需求轉化成公司產品功能,最後定義此功能的示意畫面與執行邏輯。▶︎ 解題思維此階段我認為是應徵者很好展現邏輯的地方,因為產品功能從「Idea(想法)」落地到「Spec(規格)」,需要許多實際文件的產出。此時產出的 Spec 可能包含:使用者訪談研究結果 與 Definition of Done(簡稱DOD) [1]。DOD 包含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Acceptance Criteria (功能完成的條件) Business Rules (商業邏輯) 功能線框圖(Wireframe)、Mockup(精稿圖) Workflows(功能流程圖) …等老實說 Spec 的寫法每家公司、每位PM都不相同,上方所列的是我自己過往工作時會產出的文件,有可能某些公司會需要更多更細緻的文件、有些公司則需要其中1–2兩樣就開工,這些都是依公司可有所調整。✅第三步:產品團隊的內部討論此階段PM會和產品團隊的成員 (QA, Developer, Designer),共同瀏覽需求的整份 Spec,此時請準備好被問題不斷轟炸的準備。這階段PM需要不斷調整 Spec,並和產品團隊成員溝通與解答疑惑。▶︎ 解題思維此階段主要展現自己的領導力,讓面試官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領導整個團隊討論並推動開發進度。✅第四步:技術團隊、QA團隊內部討論此階段主要由工程師、QA人員針對 Spec 討論在實際執行工作時,需要派多少人手、要注意哪些技術/測試問題、有沒有PM規劃時沒考慮到的點…等。✅第五步:Kick off meeting此階段是團隊內的所有成員都對 Spec 達成一致共識,正式開始開發此功能的里程碑會議。▶︎ 解題思維可以在這裡向面試官強調,之所以會有流程,是希望能將後續開發過程中「因規格不清楚而成員來回討論」的時間與機率降到最低,也就是將風險放到開發前先提前討論。II、第二階段:開發/測試流程進入此階段後對PM的工作上相對單純。主要工作有:(1) 主持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2) 協助排除團隊問題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的目的是讓團隊成員快速分享資訊,會請成員分享三項資訊: 你昨天做了什麼? 你今天要做什麼? 有碰到什麼困難是需要幫助的嗎?若成員碰到困難,PM要第一時間幫助協調問題,不論是功能需要更詳細的確認、開發人力不夠、技術問題卡關…等,找到對的人(Key Man)來幫助成員,是PM最大的價值所在。當工程師將程式碼部署到測試環境後,QA就會開始對功能進行測試,測試種類其實非常多種,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一次搞懂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端對端測試之間的差異》。III、第三階段:上線與營運當QA測試完畢後,產品開發也即將進入尾聲,此時除了PM自己也必須走一次功能流程之外,還必須寫 “Release Note (功能發佈紀錄)” 給公司內部其他人員,通知大家即將上線什麼功能、對哪些團隊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些大型專案由於功能複雜,PM也可以製作教學手冊/簡報給內部人員,讓大家知道新功能、新產品應該怎麼操作,並以此教學手冊/簡報為基礎來教導客戶,客戶若有反饋也可以回來優惠手冊內容。這張圖片濃縮上方提到的流程內容: 3.談談你過去是如何安排專案的新多台灣新創公司的職缺其實無法很好的拆分 Product Manager 與 Project Manager 的工作,導致一家公司的PM其實是兩個職位的工作通包。我個人覺得 Product Manager 如果多懂一些時程管理相關的知識,可以很好幫助自己去拆分功能開發的大小,並將工作拆分成一個個的 Action,最後按照 Action 將該做的任務逐步完成。以我來說,我在回答此問題會以「OKR」當作回答切入點。雖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會導入這樣的管理制度,但「OKR」的精神非常適合專案的任務優先序管理。我的回答是:在安排專案上我會以「OKR」當作核心精神安排專案。我會先了解公司在這一季、這一年想要達成的Objective,並將產品團隊想開發的功能分類到不同的目標下,這些產品功能成為Key Result。接著去了解每一個功能(Key Result)實際會帶來的商業影響有什麼,例如會直接增加營收、提高轉換率...等,以跟目標最直接相關、且能產生最大商業影響的功能,為開發優先考量。4.為什麼你想要應徵這份職缺此問題通常會被面試官以「你最近有專注在找什麼樣的產業、你找工作有什麼條件」等這些問題一起被問。▶︎ 解題思維這個問題反而是面試每一家公司需要最最最被認真思考的問題,可以分成「真實動機」與「回答技巧」兩類。(1)真實動機有可能自己在投遞時根本沒想這麼多,也可能自己是用刪去法,結果這家公司沒有被踢除掉。不論是哪個原因,在真的要去公司面試之前,要好好的瀏覽公司的官網、看看104的職缺介紹,甚至思考看看產品與公司的未來性,找到1–3個能 “強烈support” 投遞原因的理由。(2)回答技巧我相信每個面試者一定都同時在看許多機會,不是每家公司的應徵動機強度都相同。但去每家公司面試的時候,最好都能夠把這家公司當作是自己 “強烈想要加入” 的公司,如此才能讓公司面試官感受到面試的誠意。回答上盡量都要以「自己對這家公司、這個產業有非常高度興趣」才選擇投遞。有些人會說這樣不是就「不老實」嗎?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去思考投遞理由,隨便掰一個原因來回答,那的確是不老實。因此在「真實動機」上才需要自己準備 1–3個 “強烈support”投遞的理由,這些理由是真的有觸動、吸引到我們內心,我認為這樣就不算「不老實」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對某間公司的商業模式興趣度是中等,那我可以回答在產業、公司產品、公司文化上自己有強烈的興趣。想清楚自己的投遞理由是一種尊重的態度,除了尊重對方面試自己的時間,也讓自己準備這場面試的時間有意義與價值。如果只是去練功的話,我建議也是要準備啦…要不然面試時回答不出來,其實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而已…5.談談你的缺點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如果面試是要盡量表現自己,那回答關於自己弱點的答案不是在降低自己的錄取率嗎!查詢了網路上 Head Hunter, 其他面試者的回答後,建議方式如下。▶︎ 解題思維回答一個缺點的同時,要對此缺點提出改進方案,以及自己改進後的樣子。人無完人,說自己沒什麼缺點其實是很不實際的。因此我們反而要從 「想強調自己什麼樣的特質」出發,去反向思考這個特質的缺點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希望強調的特質是「我對專案的 Deadline 非常在意」,因此我可以這樣回答缺點:我的缺點當專案期限快要到期時會顯得不耐煩,我對deadline這件事情很在意,當專案無法如期完成時我會覺得很煩躁。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發生,我變得更加主動關心團隊工作狀況,並且專心在幫助他人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將缺點轉換成強調自己人格特質的跳板,記得別傻傻的只回答一個缺點就停止不說了。[¹]:Definition of Done是定義一個功能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被認定為完成的文件。 更多資訊可參考:DON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Done”(圖/文由朱騏提供)
一、惠新實業-商品企劃助理-服裝製造業工作要求:對服裝與品牌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會美工軟體二、當天公司問的問題1.行銷企劃 和 商品企劃 有什麼不同(這個要先準備好回答方式…)2. 認為自己有什麼特質能夠勝任3.問前一份工作去的原因、有去學習到什麼事物?(回答很細,學習到很多服裝銷售的眉角、什麼是一個店面需要的)4.前一份工作(專櫃女裝)的品牌定位、客群5.為什麼沒有考慮實習?(答:選論文組,而且疫情期間實習也可能遇到問題)6.作品集的照片拍攝問題7.儒鴻比賽是什麼?(學校二年級都會要求參加的比賽,面對服裝大公司要注意會問這題)8.對這個公司的了解度? 有哪些旗下品牌?(一定要事先準備功課! 必考題)9.承上,認為公司主要的客群年齡(這個好像答的不太好,回答20-40幾歲,應該要再更大)10.認為公司的商品主要在哪裡販售(答:賣場、零售店面)11.若公司目前目標是降低受眾年齡層,認為應該要先做什麼改變?(回答廣告形象、網站架設…)12.問有沒有在找其他工作? 是什麼公司做什麼職位?(要說有,除了要事先準備這題,還要靠臨場反應)13.情境題:看所有的商品,認為包裝有什麼問題?(要敢回答一點,誠實)14.承上:如要更改包裝,最先要改變哪裡? 為什麼?(因品牌多年無更換包裝,誠實回答即可)15.承上:這幾個商品裡最想買給男朋友哪個內褲? 最不喜歡哪個?(因為是內衣褲品牌,所以問這題很合理,要想像消費者的心態,誠實回答)16.最近有看什麼書? 最近一次看是什麼時候?(答:昨天晚上,今周刊。答最好的一題,一定要準備這題)三、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之處?問很多跟公司本身有關的問題,雖然有做一點功課,但比低估了做功課的量,覺得應該要做好更萬全的答題準備,要先模擬出可能會被問的問題。還有兩個主管都說:第一份正職要慎選喔.......XD四、沒有複試,但面試了一個鐘頭,比想像中久而且緊張五、公司待遇:對於剛畢業新鮮人釋出溫暖懷抱,願意給予機會學習,不會在剛踏進公司就嚴苛對待新人,薪水有開比職缺稍高一點點也能接受。六、對公司及面試的評價:認為進來規模較大的公司真的要認真做功課才能有問必答反應靈敏,還好以前有打工過比較有工作經驗可以回答並且與該行業相關,公司人看起來都很快樂,所以認為進來這邊應該也不會太差,人和也是需要考慮的一環,起初對公司不了解,但是面試過後覺得有機會進來的話滿不錯的,後來也順利得到工作了,很謝謝公司給新鮮人機會,我是這間公司正職最年輕的。七、建議:以後求職之前一定要好好做功課,即使網路上資料比較少,也要編一些可能的問題做QA,才能臨場反應,這次問好多情境題都措手不及,覺得沒有回答很好。
1. 公司名稱、職務、行業、職務類別,以及工作的要求?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專員、廣電視節目供應、產品企劃人員、具銷售經驗與商品開發經驗、具備展售會活動規劃經驗、熟悉布袋戲佳2.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您的回覆答案?問1:針對專案商品的開發經驗,以及銷售經驗的自我介紹答1:回覆內容針對我過往的產品開發經驗進行說明,由於面試方想了解的是我的開發經驗邏輯與過程,故說明的部分著重於產品前中後分別進行了哪些行為是主要的說明重點,以表達個人專業。同時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相關文件,可用以輔佐進行說明。而銷售經驗則是簡略闡述了過往幾分銷售工作的工作內容以及相關負責的範疇與責任,主要著重於銷售話術的應用與銷售業績的規劃等。問2:公司於下半年度至2021年度將會有許多重點專案,會需要同時進行展售會的規劃與專案商品的開發,是否能配合展售會等支援?答2:由於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參與過規劃大型展售會,與現場的銷售活動支援,所以相關的規劃與支援是沒問題的。且因為同時為專案的規劃單位,對於特殊專案商品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我將會全力以赴。3.面試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地方?與一般公司較為不同,該公司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詢問:我是否有在看布袋戲,以及如何認識到布袋戲而我的回答是,我是因為家人的關係,陪同看布袋戲下開始對布袋戲有了興趣。雖然家人印象中的布袋戲是掌中偶的年代,可目前因為霹靂的創新下開啟了不一樣的布袋戲演藝,如同日本動漫般,以開始追番的概念因而開始追布袋戲劇集。4.是否有複試?複試幾次?有複試、複試1次5. 公司待遇如何?依能力敘薪、公司待遇稍高於相關同業 6. 對該公司、該次面試的評價?針對於該公司的面試評價為優等,從最初人資聯繫面試開始,一路到面試完後的相關通知,該公司處理速度都非常有效率,且回覆也都非常及時。 7. 給其他面試者的建議?興趣突然結合了工作,這聽起來是種很夢幻的事情。我雖不是非常著迷布袋戲,只是偶爾像看動漫的方式在追,也沒想過這份平凡的興趣有一天會變成自己的工作。商品開發跟銷售有著無限的可能,不一定要侷限自己在相關的領域才算是專長,有了基本的工作邏輯與知識後,更要保有的,是自己的學習心與好奇心。有了這兩種心態,將能使自己更能看到不同的視界。
原標:#面試經驗 新光三越企劃課員&營業部儲備幹部圖文/(本文由匿名授權轉載)我是從1111投遞履歷 社會新鮮人專區,還蠻快就收到筆試邀約了,但不是從系統,而是透過信箱所以大家要注意信箱啊啊啊!筆試的部分我是早上9:15新光A4的場次 聽人事姐姐說好像蠻多場 我那場大約10人,一開始就會發新光內部的履歷給你填寫,比較特別的是會有一項是問如果面試的職位額滿願意轉營業的儲備幹部(樓管)嗎?其他大概都跟一般的無異!接著人事姐姐會大概說明一下公司福利、工作內容之類 問有沒有人要廁所✍️考試分三個部分:1.國文、數學、邏輯(類似智力測驗)2.英文(個人覺得中等難易 我多益775)3.專業科目(我記得是4.5題申論題,題目是覺得百貨還可以發揮什麼作用、規劃一個聖誕節的活動、如何與點數做結合等等、、,大概記得這些,我看大家都寫差不多一面加半面)整個筆試的時間大概就3.5小時含前面那些面試的部分大概筆試完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新光打電話來通知我企劃的名額額滿了,問我要不要參加樓管的面試,當下真的一個晴天霹靂!我才不要穿窄裙上班勒!(企劃課可以穿長褲,營業部強制穿制服)但畢竟是大公司的面試機會,當然就去累積一下經驗順便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間公司,抱著累積經驗的心態我並沒有下很大的努力去準備,通知跟面試的時間就在隔天,所以也蠻匆促,當天通知10:45到,一樣是信義A4,四個人一組的樣子,人事姐姐帶我們到等待室裡面等著面試,說可以先準備一下2分鐘的自我介紹,一路等等等到12點多,可惡為什麼不讓我多睡一點再來😡.....,在進去面試之前人事姐姐會先來發號碼貼紙貼在右胸口,然後詢問會比較想要去天母還是信義店,等待的時間大概就是這樣。面試也分為三個部分:面試官是一男一女約莫都40.50歲男的全場都蠻友善的,女生很犀利!1.兩分鐘的自我介紹2.依據履歷與自我介紹的內容個別詢問3.問能不能配合加班、輪調、上非自己應徵的職位(面試官有說可能會按照面試的結果重新分配你適合的職位,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啦,從人事姐姐那邊聽感覺蠻多東西都已經內定好了)~最後就是問大家有沒有問題~錄取與否的通知來的蠻快的!我爬文迪卡有人當天晚上就收到未錄取的通知信,有人隔天接到錄取的電話!然後我啥也沒接到 是怎樣!!於是我就自己發信過去詢問了本人我不意外沒有上哈哈哈哈哈哈幹 還在求職海浮沉啦!對了 有任何問題發信給新光都還蠻快就回信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就盡管發信過去,回答很友善!因為在求職的過程受了不少網路上的文章幫助,所以決定自己也得回饋給跟我一樣迷茫的求職人!大家一起加油吧!!!!!不管你是多久之後看到~都希望你們成功!圖文/(本文由匿名授權轉載)
原標:國泰CIP人壽管理企劃科類面試經驗分享圖文/(本文由兆yo授權轉載)嗨,大家好,我是兆yo,前幾天參加國泰CIP人壽營運管理的面試想針對面試的部分跟大家做個分享,但還是先科普一下,整體從報名開始到進入面試前的流程,分成兩個階段:一、上官網填資料(遇過最多要填的)二、完成行前測驗(有點像心理測驗,有聽說就是按照一個完美的人該有的樣子填xd)直接進入面試階段,整體會分成:1.自我介紹與志願排序說明2.回應各科主管問答(問答題目依照該部門工作項目為主)3.QA與最終確認志願序排列 面試預計時間:16:00-16:30面試實際時間:16:40-17:20團體面試:5位面試者|4位面試官(但聽說我朋友去年10位面試官)基本上面試者的背景如下:三位碩士、兩位大學部(含我)除了我以外,都為商管的背景(剛開始真的有嚇到)。碩士背景分別為人資、經濟、管科類科系|大學為:企管、社會科學(本人我)基本上因為我們前面那組遲到很久,所以大家都有先小聊一下,我們一開始會在一樓報到換證件,然後再去樓上,因為等很久所以我們在旁邊教室等待。剛開始進去的時候,是一間大型的會議室,面試官會坐在你的對面,你會和其他4位坐在同一側。1.請自我介紹和說明你想報名的部門和原因那一開始的時候面試官人很nice,整體上其實蠻歡樂的,因為面試官都會笑笑的,然後我自我介紹時間約為一分半,基本上面試官都有電腦版的履歷,但我還是有附上我的紙本履歷供他們參考,介紹完後,就開始說明自己的排序志願序,那時候面試官好像對我有興趣,還問我說對人資部門有沒有興趣?(因為我的志願序沒有人資其他人的自我介紹大多都集中在論文的成果,和修過甚麼與人力資源相關的課程,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與應徵職位的關聯度,但大多比較少實際的經驗展現,比較可惜的部分,有一位比較慘烈,她應徵的職位主管不在,最後主管問答的部分完全沒有被問到問題,但最後她自己有爭取說明特色,覺得很厲害。 2.各科主管問答 主管部門背景 業務部|【業務發展科】 人力資源部|【任用發展科】 人力資源部|【績效獎酬科】 電話客服中心 基本上各科會先針對他們有興趣的人員,提出疑問,舉例來說問題包含以下: xxx剛剛有聽到你說有關於人力資源的經驗,這邊想問你對於招募的xxx問題有什麼樣的看法? 我們電話客服中心部門最近正在製作chatbox,你們有誰對於chatbox有經驗或者興趣的嗎? 如果今天請你設計招募說明會,你有什麼比較好的idea嗎? 你有影片剪輯的能力嗎?你有使用ps、ai的能力嗎? 你有大型活動策劃的經驗,你覺得活動策劃最重要的是什麼? 以及多項與人資有關的問題(因為有點專業我真的聽不懂,也記不太起來) 基本上他問的問題開放每個人,就是你有興趣都可以回答。3.QA與最終志願序確認最後開放QA基本上大家沒有特別去做提問,有提到說五月下旬會放榜,但沒特別說什麼時候。總結準備理想職位|即使背景不符也沒關係當初在準備的時候,我沒有考慮過人資部門的任用發展科,不是因為沒興趣,是因為他要求寫著需要碩士以上學歷以及商管相關科系,但結果主管最後有邀請我去它的部門,這點我蠻意外的,所以大家在準備上針對自己有興趣但背景不合的也多做準備,並且準備符合他職位需求的經歷,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明,因為我的經歷蠻符合它所需求的工作項目。做好第二選擇|主管不在面試場合時其實我真的覺得一個面試者很可惜,因為她只準備面試一個職位而已,但剛好主管沒來,所以整場都沒有回答到問題,所以大家在準備上,還是多準備一到三的志願序排列。不要謙虛|有自信地表達我印象深刻有主管問一位面試者的時候說:你有大型活動的策劃經驗?面試者回答:活動不大,其實很小,然後回答上也沒有說明他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跟會運用的能力,我覺得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在面試官問你問題的時候,先回答你有的,再去說明你沒有的,先不要急著否定自己喔|以上是我本次的面試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但好像面試人壽的人很少xddd,祝大家都順利可以面試上自己想要的職位!圖文/(本文由兆yo授權轉載)
面試過程:位在NTC大樓,到一樓後需要去訪客機換卡上樓,到達後會先進行幾題邏輯相關的筆試測驗,有四大題:是非題/選擇題/邏輯問答/邏輯推論。內容主要是偏文字推論,根據題目的敘述寫出推論即可,難度不難,沒有數學運算難度中等。接著陸續會有兩位主管進來面試,以下是面試的問題:你對這份工作的期許有哪些?短中長期的目標有哪些?回答:我希望在入職的一個月內,學會公司交辦的所有業務。並在3年內進而去當一名專案經理;在5年後能夠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主管提攜後輩,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你認為好的企劃書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回答:表達方式淺顯易懂,圖文並茂,前後邏輯需連貫不衝突。對你而言工作是什麼?回答:獲得成就感和挑戰性的來源,以及自己和團隊負責。在過去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或困難?你怎麼克服的?回答:客戶臨時在產品上線前3天,突然大改需求。解決方式:緊急和工程師或設計部門確認是否這樣的改動可行性和時程,確認後通知客戶。跟主管意見不一的話你會怎麼辦?回答:只要不違背公司理念和信譽之下,我通常都會照著主管的方式做事情。但是如果主管給我的是開放性的空間或是環境,這當中真的有一些意見不合,或是想法差異的地方,我是會提出來的。在這當中透過彼此的互動和交流方式,更知道彼此之間在意的點是什麼,但我最終的想法都是:我是會尊重主管的。最後是由人事負責講解薪資、福利等公司制度。
原標:Blog 5 — 軟體業PM常見面試問題整理與解題分享 (上)(圖/文由朱騏提供)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我曾在《2020 軟體業PM面試問題,3個月的面試經驗分享》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找工作時,各家公司面試官當時所問的問題。後來發現其實每一間公司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且在每次面試後我都感覺經歷了一次「產品迭代」,在後續介紹經驗或是回答技巧上可以有更好的說法。此主題由於內容太多,預計寫3篇文章來分享面試常見的15道問題,同時附上面試完畢後可以詢問面試官什麼問題,幫助自己對這家公司、合作同事、入職後要做的工作…等,能夠更清楚的了解。此篇文章先分享5道問題,請留意下方的某些問題是比較PM職能導向的問題,若不是申請相關職位的朋友可以當參考就好。5道常見的PM面試問題1.請你做一下自我介紹吧每場面試的標準起手式,如果面試官不知道要問什麼通常也會用這個問題當開頭,所以準備上也是相對容易。▶︎ 解題思維網路上許多文章會建議要準備「1分鐘」與「3分鐘」的版本,我認為這個思路是好的,但在回答內容上可以安排有「彈性」的回答方式。▶︎ 回答邏輯 先介紹自己的工作背景,並且將工作經驗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將自己的能力分類,這樣在自我介紹的回答上就具有「彈性」,可參考下方我將能力分成4類,每一類都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有些面試官其實不會特別跟你說要「1分鐘」或「3分鐘」的自我介紹,此時我建議要察言觀色,因為有許多面試官是在你自我介紹時才在看履歷,我的判斷標準是: 1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開始介紹第一個能力時已經看完履歷,並且將眼神對到我的時候,我就會只講1分鐘的版本。 3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介紹完第一個能力時還在看履歷,我就會講3分鐘版本,讓他/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完履歷。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發現如果面試官已經將眼神對到你的時候還在介紹,其實場面會變得有點 “尷尬”,面試其實跟雙方聊天很像,任何一方講太多話而另一方缺乏互動時,會變得像是唱獨角戲,缺乏彼此互動的氛圍。參考說法 (以下是我近期面試介紹自己的內容):你好,我是朱騏,共有4年多的軟體產品開發與管理相關的經驗,分別是2年在旅遊新創、2年在金融科技產業。我的能力專長、工作經驗歸類為四點:1.產品企劃與開發:主要工作是將使用者需求轉換為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包含初期的使用者訪談、競爭產品研究,將需求撰寫PRD、使用工具來規劃產品原型,例如Axure, Adobe XD, Balsamiq;中期帶領開發團隊開發; 後期產品功能上線後的營運流程與觀察指標2.溝通協調:對內我擔任商業端(BD、OP)與技術端(RD)的溝通橋樑 ; 對外則是擔任API技術窗口。3.問題分析:我認為可以分成3個步驟,觀察、假設與驗證驗證、行動。我會使用可觀測數據的工具,可以分為商業端與工程端。商業端包含Tableau或是直接用SQL從資料庫中撈取數據觀察 ; 工程端則是使用如ELK KIbana,也就是API Log追蹤工具。驗證則是要建立一個假設原因,並且用數據去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一樣 ; 最後採取行動可能是擬定產品功能來解決問題、或是透過營運手段來進行處理。4.專案管理:我使用過Trello、Gitlab來管理team的開發流程,team是採取Kanban跟Scrum的開發方式我會投遞貴公司的PM職缺原因主要是:(投遞原因) 2.談談你過去是如何開發產品的?許多產品職缺都會要求應試PM能了解完整產品的開發流程,新創公司的面試官更是對應徵者過去如何帶領產品團隊開發、跑完整個開發週期(不論是Kanban, Scrum, 甚至是隕石流開發…)的細節有興趣。下面分享過去我在和團隊成員合作時,整個產品功能從發想->上線的流程,由於各家公司與團隊都有不一樣的工作流程,大家可當作參考即可。I、第一階段✅ 第一步、收集需求需求可以簡單分成兩類:被動需求 與 積極探索需求。被動需求指的是其他團隊成員,如CEO, BD, Marketing, Operation, CS…等成員,以日常工作為契機所發現的問題、新市場機會…等 ; 積極探索需求則是PM藉由研究方法,例如競爭產品研究、產業研究…等挖掘得到的洞察,再將其轉換成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 解題思維針對「積極探索需求」,可以補充過去做過的研究來埋下伏筆,有些面試官會針對伏筆做進一步提問,接下來就可以將以做過的研究、研究過程分享給面試官。✅ 第二步、需求訪談與定義此階段主要是在明確需求的詳細內容,並將需求轉化成公司產品功能,最後定義此功能的示意畫面與執行邏輯。▶︎ 解題思維此階段我認為是應徵者很好展現邏輯的地方,因為產品功能從「Idea(想法)」落地到「Spec(規格)」,需要許多實際文件的產出。此時產出的 Spec 可能包含:使用者訪談研究結果 與 Definition of Done(簡稱DOD) [1]。DOD 包含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Acceptance Criteria (功能完成的條件) Business Rules (商業邏輯) 功能線框圖(Wireframe)、Mockup(精稿圖) Workflows(功能流程圖) …等老實說 Spec 的寫法每家公司、每位PM都不相同,上方所列的是我自己過往工作時會產出的文件,有可能某些公司會需要更多更細緻的文件、有些公司則需要其中1–2兩樣就開工,這些都是依公司可有所調整。✅第三步:產品團隊的內部討論此階段PM會和產品團隊的成員 (QA, Developer, Designer),共同瀏覽需求的整份 Spec,此時請準備好被問題不斷轟炸的準備。這階段PM需要不斷調整 Spec,並和產品團隊成員溝通與解答疑惑。▶︎ 解題思維此階段主要展現自己的領導力,讓面試官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領導整個團隊討論並推動開發進度。✅第四步:技術團隊、QA團隊內部討論此階段主要由工程師、QA人員針對 Spec 討論在實際執行工作時,需要派多少人手、要注意哪些技術/測試問題、有沒有PM規劃時沒考慮到的點…等。✅第五步:Kick off meeting此階段是團隊內的所有成員都對 Spec 達成一致共識,正式開始開發此功能的里程碑會議。▶︎ 解題思維可以在這裡向面試官強調,之所以會有流程,是希望能將後續開發過程中「因規格不清楚而成員來回討論」的時間與機率降到最低,也就是將風險放到開發前先提前討論。II、第二階段:開發/測試流程進入此階段後對PM的工作上相對單純。主要工作有:(1) 主持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2) 協助排除團隊問題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的目的是讓團隊成員快速分享資訊,會請成員分享三項資訊: 你昨天做了什麼? 你今天要做什麼? 有碰到什麼困難是需要幫助的嗎?若成員碰到困難,PM要第一時間幫助協調問題,不論是功能需要更詳細的確認、開發人力不夠、技術問題卡關…等,找到對的人(Key Man)來幫助成員,是PM最大的價值所在。當工程師將程式碼部署到測試環境後,QA就會開始對功能進行測試,測試種類其實非常多種,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一次搞懂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端對端測試之間的差異》。III、第三階段:上線與營運當QA測試完畢後,產品開發也即將進入尾聲,此時除了PM自己也必須走一次功能流程之外,還必須寫 “Release Note (功能發佈紀錄)” 給公司內部其他人員,通知大家即將上線什麼功能、對哪些團隊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些大型專案由於功能複雜,PM也可以製作教學手冊/簡報給內部人員,讓大家知道新功能、新產品應該怎麼操作,並以此教學手冊/簡報為基礎來教導客戶,客戶若有反饋也可以回來優惠手冊內容。這張圖片濃縮上方提到的流程內容: 3.談談你過去是如何安排專案的新多台灣新創公司的職缺其實無法很好的拆分 Product Manager 與 Project Manager 的工作,導致一家公司的PM其實是兩個職位的工作通包。我個人覺得 Product Manager 如果多懂一些時程管理相關的知識,可以很好幫助自己去拆分功能開發的大小,並將工作拆分成一個個的 Action,最後按照 Action 將該做的任務逐步完成。以我來說,我在回答此問題會以「OKR」當作回答切入點。雖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會導入這樣的管理制度,但「OKR」的精神非常適合專案的任務優先序管理。我的回答是:在安排專案上我會以「OKR」當作核心精神安排專案。我會先了解公司在這一季、這一年想要達成的Objective,並將產品團隊想開發的功能分類到不同的目標下,這些產品功能成為Key Result。接著去了解每一個功能(Key Result)實際會帶來的商業影響有什麼,例如會直接增加營收、提高轉換率...等,以跟目標最直接相關、且能產生最大商業影響的功能,為開發優先考量。4.為什麼你想要應徵這份職缺此問題通常會被面試官以「你最近有專注在找什麼樣的產業、你找工作有什麼條件」等這些問題一起被問。▶︎ 解題思維這個問題反而是面試每一家公司需要最最最被認真思考的問題,可以分成「真實動機」與「回答技巧」兩類。(1)真實動機有可能自己在投遞時根本沒想這麼多,也可能自己是用刪去法,結果這家公司沒有被踢除掉。不論是哪個原因,在真的要去公司面試之前,要好好的瀏覽公司的官網、看看104的職缺介紹,甚至思考看看產品與公司的未來性,找到1–3個能 “強烈support” 投遞原因的理由。(2)回答技巧我相信每個面試者一定都同時在看許多機會,不是每家公司的應徵動機強度都相同。但去每家公司面試的時候,最好都能夠把這家公司當作是自己 “強烈想要加入” 的公司,如此才能讓公司面試官感受到面試的誠意。回答上盡量都要以「自己對這家公司、這個產業有非常高度興趣」才選擇投遞。有些人會說這樣不是就「不老實」嗎?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去思考投遞理由,隨便掰一個原因來回答,那的確是不老實。因此在「真實動機」上才需要自己準備 1–3個 “強烈support”投遞的理由,這些理由是真的有觸動、吸引到我們內心,我認為這樣就不算「不老實」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對某間公司的商業模式興趣度是中等,那我可以回答在產業、公司產品、公司文化上自己有強烈的興趣。想清楚自己的投遞理由是一種尊重的態度,除了尊重對方面試自己的時間,也讓自己準備這場面試的時間有意義與價值。如果只是去練功的話,我建議也是要準備啦…要不然面試時回答不出來,其實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而已…5.談談你的缺點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如果面試是要盡量表現自己,那回答關於自己弱點的答案不是在降低自己的錄取率嗎!查詢了網路上 Head Hunter, 其他面試者的回答後,建議方式如下。▶︎ 解題思維回答一個缺點的同時,要對此缺點提出改進方案,以及自己改進後的樣子。人無完人,說自己沒什麼缺點其實是很不實際的。因此我們反而要從 「想強調自己什麼樣的特質」出發,去反向思考這個特質的缺點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希望強調的特質是「我對專案的 Deadline 非常在意」,因此我可以這樣回答缺點:我的缺點當專案期限快要到期時會顯得不耐煩,我對deadline這件事情很在意,當專案無法如期完成時我會覺得很煩躁。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發生,我變得更加主動關心團隊工作狀況,並且專心在幫助他人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將缺點轉換成強調自己人格特質的跳板,記得別傻傻的只回答一個缺點就停止不說了。[¹]:Definition of Done是定義一個功能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被認定為完成的文件。 更多資訊可參考:DON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Done”(圖/文由朱騏提供)
一、惠新實業-商品企劃助理-服裝製造業工作要求:對服裝與品牌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會美工軟體二、當天公司問的問題1.行銷企劃 和 商品企劃 有什麼不同(這個要先準備好回答方式…)2. 認為自己有什麼特質能夠勝任3.問前一份工作去的原因、有去學習到什麼事物?(回答很細,學習到很多服裝銷售的眉角、什麼是一個店面需要的)4.前一份工作(專櫃女裝)的品牌定位、客群5.為什麼沒有考慮實習?(答:選論文組,而且疫情期間實習也可能遇到問題)6.作品集的照片拍攝問題7.儒鴻比賽是什麼?(學校二年級都會要求參加的比賽,面對服裝大公司要注意會問這題)8.對這個公司的了解度? 有哪些旗下品牌?(一定要事先準備功課! 必考題)9.承上,認為公司主要的客群年齡(這個好像答的不太好,回答20-40幾歲,應該要再更大)10.認為公司的商品主要在哪裡販售(答:賣場、零售店面)11.若公司目前目標是降低受眾年齡層,認為應該要先做什麼改變?(回答廣告形象、網站架設…)12.問有沒有在找其他工作? 是什麼公司做什麼職位?(要說有,除了要事先準備這題,還要靠臨場反應)13.情境題:看所有的商品,認為包裝有什麼問題?(要敢回答一點,誠實)14.承上:如要更改包裝,最先要改變哪裡? 為什麼?(因品牌多年無更換包裝,誠實回答即可)15.承上:這幾個商品裡最想買給男朋友哪個內褲? 最不喜歡哪個?(因為是內衣褲品牌,所以問這題很合理,要想像消費者的心態,誠實回答)16.最近有看什麼書? 最近一次看是什麼時候?(答:昨天晚上,今周刊。答最好的一題,一定要準備這題)三、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之處?問很多跟公司本身有關的問題,雖然有做一點功課,但比低估了做功課的量,覺得應該要做好更萬全的答題準備,要先模擬出可能會被問的問題。還有兩個主管都說:第一份正職要慎選喔.......XD四、沒有複試,但面試了一個鐘頭,比想像中久而且緊張五、公司待遇:對於剛畢業新鮮人釋出溫暖懷抱,願意給予機會學習,不會在剛踏進公司就嚴苛對待新人,薪水有開比職缺稍高一點點也能接受。六、對公司及面試的評價:認為進來規模較大的公司真的要認真做功課才能有問必答反應靈敏,還好以前有打工過比較有工作經驗可以回答並且與該行業相關,公司人看起來都很快樂,所以認為進來這邊應該也不會太差,人和也是需要考慮的一環,起初對公司不了解,但是面試過後覺得有機會進來的話滿不錯的,後來也順利得到工作了,很謝謝公司給新鮮人機會,我是這間公司正職最年輕的。七、建議:以後求職之前一定要好好做功課,即使網路上資料比較少,也要編一些可能的問題做QA,才能臨場反應,這次問好多情境題都措手不及,覺得沒有回答很好。
1. 公司名稱、職務、行業、職務類別,以及工作的要求?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專員、廣電視節目供應、產品企劃人員、具銷售經驗與商品開發經驗、具備展售會活動規劃經驗、熟悉布袋戲佳2.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您的回覆答案?問1:針對專案商品的開發經驗,以及銷售經驗的自我介紹答1:回覆內容針對我過往的產品開發經驗進行說明,由於面試方想了解的是我的開發經驗邏輯與過程,故說明的部分著重於產品前中後分別進行了哪些行為是主要的說明重點,以表達個人專業。同時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相關文件,可用以輔佐進行說明。而銷售經驗則是簡略闡述了過往幾分銷售工作的工作內容以及相關負責的範疇與責任,主要著重於銷售話術的應用與銷售業績的規劃等。問2:公司於下半年度至2021年度將會有許多重點專案,會需要同時進行展售會的規劃與專案商品的開發,是否能配合展售會等支援?答2:由於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參與過規劃大型展售會,與現場的銷售活動支援,所以相關的規劃與支援是沒問題的。且因為同時為專案的規劃單位,對於特殊專案商品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我將會全力以赴。3.面試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地方?與一般公司較為不同,該公司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詢問:我是否有在看布袋戲,以及如何認識到布袋戲而我的回答是,我是因為家人的關係,陪同看布袋戲下開始對布袋戲有了興趣。雖然家人印象中的布袋戲是掌中偶的年代,可目前因為霹靂的創新下開啟了不一樣的布袋戲演藝,如同日本動漫般,以開始追番的概念因而開始追布袋戲劇集。4.是否有複試?複試幾次?有複試、複試1次5. 公司待遇如何?依能力敘薪、公司待遇稍高於相關同業 6. 對該公司、該次面試的評價?針對於該公司的面試評價為優等,從最初人資聯繫面試開始,一路到面試完後的相關通知,該公司處理速度都非常有效率,且回覆也都非常及時。 7. 給其他面試者的建議?興趣突然結合了工作,這聽起來是種很夢幻的事情。我雖不是非常著迷布袋戲,只是偶爾像看動漫的方式在追,也沒想過這份平凡的興趣有一天會變成自己的工作。商品開發跟銷售有著無限的可能,不一定要侷限自己在相關的領域才算是專長,有了基本的工作邏輯與知識後,更要保有的,是自己的學習心與好奇心。有了這兩種心態,將能使自己更能看到不同的視界。
原標:#面試經驗 新光三越企劃課員&營業部儲備幹部圖文/(本文由匿名授權轉載)我是從1111投遞履歷 社會新鮮人專區,還蠻快就收到筆試邀約了,但不是從系統,而是透過信箱所以大家要注意信箱啊啊啊!筆試的部分我是早上9:15新光A4的場次 聽人事姐姐說好像蠻多場 我那場大約10人,一開始就會發新光內部的履歷給你填寫,比較特別的是會有一項是問如果面試的職位額滿願意轉營業的儲備幹部(樓管)嗎?其他大概都跟一般的無異!接著人事姐姐會大概說明一下公司福利、工作內容之類 問有沒有人要廁所✍️考試分三個部分:1.國文、數學、邏輯(類似智力測驗)2.英文(個人覺得中等難易 我多益775)3.專業科目(我記得是4.5題申論題,題目是覺得百貨還可以發揮什麼作用、規劃一個聖誕節的活動、如何與點數做結合等等、、,大概記得這些,我看大家都寫差不多一面加半面)整個筆試的時間大概就3.5小時含前面那些面試的部分大概筆試完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新光打電話來通知我企劃的名額額滿了,問我要不要參加樓管的面試,當下真的一個晴天霹靂!我才不要穿窄裙上班勒!(企劃課可以穿長褲,營業部強制穿制服)但畢竟是大公司的面試機會,當然就去累積一下經驗順便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間公司,抱著累積經驗的心態我並沒有下很大的努力去準備,通知跟面試的時間就在隔天,所以也蠻匆促,當天通知10:45到,一樣是信義A4,四個人一組的樣子,人事姐姐帶我們到等待室裡面等著面試,說可以先準備一下2分鐘的自我介紹,一路等等等到12點多,可惡為什麼不讓我多睡一點再來😡.....,在進去面試之前人事姐姐會先來發號碼貼紙貼在右胸口,然後詢問會比較想要去天母還是信義店,等待的時間大概就是這樣。面試也分為三個部分:面試官是一男一女約莫都40.50歲男的全場都蠻友善的,女生很犀利!1.兩分鐘的自我介紹2.依據履歷與自我介紹的內容個別詢問3.問能不能配合加班、輪調、上非自己應徵的職位(面試官有說可能會按照面試的結果重新分配你適合的職位,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啦,從人事姐姐那邊聽感覺蠻多東西都已經內定好了)~最後就是問大家有沒有問題~錄取與否的通知來的蠻快的!我爬文迪卡有人當天晚上就收到未錄取的通知信,有人隔天接到錄取的電話!然後我啥也沒接到 是怎樣!!於是我就自己發信過去詢問了本人我不意外沒有上哈哈哈哈哈哈幹 還在求職海浮沉啦!對了 有任何問題發信給新光都還蠻快就回信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就盡管發信過去,回答很友善!因為在求職的過程受了不少網路上的文章幫助,所以決定自己也得回饋給跟我一樣迷茫的求職人!大家一起加油吧!!!!!不管你是多久之後看到~都希望你們成功!圖文/(本文由匿名授權轉載)
原標:國泰CIP人壽管理企劃科類面試經驗分享圖文/(本文由兆yo授權轉載)嗨,大家好,我是兆yo,前幾天參加國泰CIP人壽營運管理的面試想針對面試的部分跟大家做個分享,但還是先科普一下,整體從報名開始到進入面試前的流程,分成兩個階段:一、上官網填資料(遇過最多要填的)二、完成行前測驗(有點像心理測驗,有聽說就是按照一個完美的人該有的樣子填xd)直接進入面試階段,整體會分成:1.自我介紹與志願排序說明2.回應各科主管問答(問答題目依照該部門工作項目為主)3.QA與最終確認志願序排列 面試預計時間:16:00-16:30面試實際時間:16:40-17:20團體面試:5位面試者|4位面試官(但聽說我朋友去年10位面試官)基本上面試者的背景如下:三位碩士、兩位大學部(含我)除了我以外,都為商管的背景(剛開始真的有嚇到)。碩士背景分別為人資、經濟、管科類科系|大學為:企管、社會科學(本人我)基本上因為我們前面那組遲到很久,所以大家都有先小聊一下,我們一開始會在一樓報到換證件,然後再去樓上,因為等很久所以我們在旁邊教室等待。剛開始進去的時候,是一間大型的會議室,面試官會坐在你的對面,你會和其他4位坐在同一側。1.請自我介紹和說明你想報名的部門和原因那一開始的時候面試官人很nice,整體上其實蠻歡樂的,因為面試官都會笑笑的,然後我自我介紹時間約為一分半,基本上面試官都有電腦版的履歷,但我還是有附上我的紙本履歷供他們參考,介紹完後,就開始說明自己的排序志願序,那時候面試官好像對我有興趣,還問我說對人資部門有沒有興趣?(因為我的志願序沒有人資其他人的自我介紹大多都集中在論文的成果,和修過甚麼與人力資源相關的課程,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與應徵職位的關聯度,但大多比較少實際的經驗展現,比較可惜的部分,有一位比較慘烈,她應徵的職位主管不在,最後主管問答的部分完全沒有被問到問題,但最後她自己有爭取說明特色,覺得很厲害。 2.各科主管問答 主管部門背景 業務部|【業務發展科】 人力資源部|【任用發展科】 人力資源部|【績效獎酬科】 電話客服中心 基本上各科會先針對他們有興趣的人員,提出疑問,舉例來說問題包含以下: xxx剛剛有聽到你說有關於人力資源的經驗,這邊想問你對於招募的xxx問題有什麼樣的看法? 我們電話客服中心部門最近正在製作chatbox,你們有誰對於chatbox有經驗或者興趣的嗎? 如果今天請你設計招募說明會,你有什麼比較好的idea嗎? 你有影片剪輯的能力嗎?你有使用ps、ai的能力嗎? 你有大型活動策劃的經驗,你覺得活動策劃最重要的是什麼? 以及多項與人資有關的問題(因為有點專業我真的聽不懂,也記不太起來) 基本上他問的問題開放每個人,就是你有興趣都可以回答。3.QA與最終志願序確認最後開放QA基本上大家沒有特別去做提問,有提到說五月下旬會放榜,但沒特別說什麼時候。總結準備理想職位|即使背景不符也沒關係當初在準備的時候,我沒有考慮過人資部門的任用發展科,不是因為沒興趣,是因為他要求寫著需要碩士以上學歷以及商管相關科系,但結果主管最後有邀請我去它的部門,這點我蠻意外的,所以大家在準備上針對自己有興趣但背景不合的也多做準備,並且準備符合他職位需求的經歷,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明,因為我的經歷蠻符合它所需求的工作項目。做好第二選擇|主管不在面試場合時其實我真的覺得一個面試者很可惜,因為她只準備面試一個職位而已,但剛好主管沒來,所以整場都沒有回答到問題,所以大家在準備上,還是多準備一到三的志願序排列。不要謙虛|有自信地表達我印象深刻有主管問一位面試者的時候說:你有大型活動的策劃經驗?面試者回答:活動不大,其實很小,然後回答上也沒有說明他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跟會運用的能力,我覺得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在面試官問你問題的時候,先回答你有的,再去說明你沒有的,先不要急著否定自己喔|以上是我本次的面試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但好像面試人壽的人很少xddd,祝大家都順利可以面試上自己想要的職位!圖文/(本文由兆yo授權轉載)
面試過程:位在NTC大樓,到一樓後需要去訪客機換卡上樓,到達後會先進行幾題邏輯相關的筆試測驗,有四大題:是非題/選擇題/邏輯問答/邏輯推論。內容主要是偏文字推論,根據題目的敘述寫出推論即可,難度不難,沒有數學運算難度中等。接著陸續會有兩位主管進來面試,以下是面試的問題:你對這份工作的期許有哪些?短中長期的目標有哪些?回答:我希望在入職的一個月內,學會公司交辦的所有業務。並在3年內進而去當一名專案經理;在5年後能夠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主管提攜後輩,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你認為好的企劃書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回答:表達方式淺顯易懂,圖文並茂,前後邏輯需連貫不衝突。對你而言工作是什麼?回答:獲得成就感和挑戰性的來源,以及自己和團隊負責。在過去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或困難?你怎麼克服的?回答:客戶臨時在產品上線前3天,突然大改需求。解決方式:緊急和工程師或設計部門確認是否這樣的改動可行性和時程,確認後通知客戶。跟主管意見不一的話你會怎麼辦?回答:只要不違背公司理念和信譽之下,我通常都會照著主管的方式做事情。但是如果主管給我的是開放性的空間或是環境,這當中真的有一些意見不合,或是想法差異的地方,我是會提出來的。在這當中透過彼此的互動和交流方式,更知道彼此之間在意的點是什麼,但我最終的想法都是:我是會尊重主管的。最後是由人事負責講解薪資、福利等公司制度。
工作適配度
智慧適配指數
根據履歷表的填寫狀況,智慧分析您與工作的適配程度
登入後即可查看
相似工作
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