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工作內容
應徵工作條件
應徵資訊
原標:Blog 5 — 軟體業PM常見面試問題整理與解題分享 (上)(圖/文由朱騏提供)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我曾在《2020 軟體業PM面試問題,3個月的面試經驗分享》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找工作時,各家公司面試官當時所問的問題。後來發現其實每一間公司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且在每次面試後我都感覺經歷了一次「產品迭代」,在後續介紹經驗或是回答技巧上可以有更好的說法。此主題由於內容太多,預計寫3篇文章來分享面試常見的15道問題,同時附上面試完畢後可以詢問面試官什麼問題,幫助自己對這家公司、合作同事、入職後要做的工作…等,能夠更清楚的了解。此篇文章先分享5道問題,請留意下方的某些問題是比較PM職能導向的問題,若不是申請相關職位的朋友可以當參考就好。5道常見的PM面試問題1.請你做一下自我介紹吧每場面試的標準起手式,如果面試官不知道要問什麼通常也會用這個問題當開頭,所以準備上也是相對容易。▶︎ 解題思維網路上許多文章會建議要準備「1分鐘」與「3分鐘」的版本,我認為這個思路是好的,但在回答內容上可以安排有「彈性」的回答方式。▶︎ 回答邏輯 先介紹自己的工作背景,並且將工作經驗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將自己的能力分類,這樣在自我介紹的回答上就具有「彈性」,可參考下方我將能力分成4類,每一類都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有些面試官其實不會特別跟你說要「1分鐘」或「3分鐘」的自我介紹,此時我建議要察言觀色,因為有許多面試官是在你自我介紹時才在看履歷,我的判斷標準是: 1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開始介紹第一個能力時已經看完履歷,並且將眼神對到我的時候,我就會只講1分鐘的版本。 3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介紹完第一個能力時還在看履歷,我就會講3分鐘版本,讓他/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完履歷。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發現如果面試官已經將眼神對到你的時候還在介紹,其實場面會變得有點 “尷尬”,面試其實跟雙方聊天很像,任何一方講太多話而另一方缺乏互動時,會變得像是唱獨角戲,缺乏彼此互動的氛圍。參考說法 (以下是我近期面試介紹自己的內容):你好,我是朱騏,共有4年多的軟體產品開發與管理相關的經驗,分別是2年在旅遊新創、2年在金融科技產業。我的能力專長、工作經驗歸類為四點:1.產品企劃與開發:主要工作是將使用者需求轉換為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包含初期的使用者訪談、競爭產品研究,將需求撰寫PRD、使用工具來規劃產品原型,例如Axure, Adobe XD, Balsamiq;中期帶領開發團隊開發; 後期產品功能上線後的營運流程與觀察指標2.溝通協調:對內我擔任商業端(BD、OP)與技術端(RD)的溝通橋樑 ; 對外則是擔任API技術窗口。3.問題分析:我認為可以分成3個步驟,觀察、假設與驗證驗證、行動。我會使用可觀測數據的工具,可以分為商業端與工程端。商業端包含Tableau或是直接用SQL從資料庫中撈取數據觀察 ; 工程端則是使用如ELK KIbana,也就是API Log追蹤工具。驗證則是要建立一個假設原因,並且用數據去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一樣 ; 最後採取行動可能是擬定產品功能來解決問題、或是透過營運手段來進行處理。4.專案管理:我使用過Trello、Gitlab來管理team的開發流程,team是採取Kanban跟Scrum的開發方式我會投遞貴公司的PM職缺原因主要是:(投遞原因) 2.談談你過去是如何開發產品的?許多產品職缺都會要求應試PM能了解完整產品的開發流程,新創公司的面試官更是對應徵者過去如何帶領產品團隊開發、跑完整個開發週期(不論是Kanban, Scrum, 甚至是隕石流開發…)的細節有興趣。下面分享過去我在和團隊成員合作時,整個產品功能從發想->上線的流程,由於各家公司與團隊都有不一樣的工作流程,大家可當作參考即可。I、第一階段✅ 第一步、收集需求需求可以簡單分成兩類:被動需求 與 積極探索需求。被動需求指的是其他團隊成員,如CEO, BD, Marketing, Operation, CS…等成員,以日常工作為契機所發現的問題、新市場機會…等 ; 積極探索需求則是PM藉由研究方法,例如競爭產品研究、產業研究…等挖掘得到的洞察,再將其轉換成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 解題思維針對「積極探索需求」,可以補充過去做過的研究來埋下伏筆,有些面試官會針對伏筆做進一步提問,接下來就可以將以做過的研究、研究過程分享給面試官。✅ 第二步、需求訪談與定義此階段主要是在明確需求的詳細內容,並將需求轉化成公司產品功能,最後定義此功能的示意畫面與執行邏輯。▶︎ 解題思維此階段我認為是應徵者很好展現邏輯的地方,因為產品功能從「Idea(想法)」落地到「Spec(規格)」,需要許多實際文件的產出。此時產出的 Spec 可能包含:使用者訪談研究結果 與 Definition of Done(簡稱DOD) [1]。DOD 包含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Acceptance Criteria (功能完成的條件) Business Rules (商業邏輯) 功能線框圖(Wireframe)、Mockup(精稿圖) Workflows(功能流程圖) …等老實說 Spec 的寫法每家公司、每位PM都不相同,上方所列的是我自己過往工作時會產出的文件,有可能某些公司會需要更多更細緻的文件、有些公司則需要其中1–2兩樣就開工,這些都是依公司可有所調整。✅第三步:產品團隊的內部討論此階段PM會和產品團隊的成員 (QA, Developer, Designer),共同瀏覽需求的整份 Spec,此時請準備好被問題不斷轟炸的準備。這階段PM需要不斷調整 Spec,並和產品團隊成員溝通與解答疑惑。▶︎ 解題思維此階段主要展現自己的領導力,讓面試官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領導整個團隊討論並推動開發進度。✅第四步:技術團隊、QA團隊內部討論此階段主要由工程師、QA人員針對 Spec 討論在實際執行工作時,需要派多少人手、要注意哪些技術/測試問題、有沒有PM規劃時沒考慮到的點…等。✅第五步:Kick off meeting此階段是團隊內的所有成員都對 Spec 達成一致共識,正式開始開發此功能的里程碑會議。▶︎ 解題思維可以在這裡向面試官強調,之所以會有流程,是希望能將後續開發過程中「因規格不清楚而成員來回討論」的時間與機率降到最低,也就是將風險放到開發前先提前討論。II、第二階段:開發/測試流程進入此階段後對PM的工作上相對單純。主要工作有:(1) 主持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2) 協助排除團隊問題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的目的是讓團隊成員快速分享資訊,會請成員分享三項資訊: 你昨天做了什麼? 你今天要做什麼? 有碰到什麼困難是需要幫助的嗎?若成員碰到困難,PM要第一時間幫助協調問題,不論是功能需要更詳細的確認、開發人力不夠、技術問題卡關…等,找到對的人(Key Man)來幫助成員,是PM最大的價值所在。當工程師將程式碼部署到測試環境後,QA就會開始對功能進行測試,測試種類其實非常多種,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一次搞懂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端對端測試之間的差異》。III、第三階段:上線與營運當QA測試完畢後,產品開發也即將進入尾聲,此時除了PM自己也必須走一次功能流程之外,還必須寫 “Release Note (功能發佈紀錄)” 給公司內部其他人員,通知大家即將上線什麼功能、對哪些團隊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些大型專案由於功能複雜,PM也可以製作教學手冊/簡報給內部人員,讓大家知道新功能、新產品應該怎麼操作,並以此教學手冊/簡報為基礎來教導客戶,客戶若有反饋也可以回來優惠手冊內容。這張圖片濃縮上方提到的流程內容: 3.談談你過去是如何安排專案的新多台灣新創公司的職缺其實無法很好的拆分 Product Manager 與 Project Manager 的工作,導致一家公司的PM其實是兩個職位的工作通包。我個人覺得 Product Manager 如果多懂一些時程管理相關的知識,可以很好幫助自己去拆分功能開發的大小,並將工作拆分成一個個的 Action,最後按照 Action 將該做的任務逐步完成。以我來說,我在回答此問題會以「OKR」當作回答切入點。雖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會導入這樣的管理制度,但「OKR」的精神非常適合專案的任務優先序管理。我的回答是:在安排專案上我會以「OKR」當作核心精神安排專案。我會先了解公司在這一季、這一年想要達成的Objective,並將產品團隊想開發的功能分類到不同的目標下,這些產品功能成為Key Result。接著去了解每一個功能(Key Result)實際會帶來的商業影響有什麼,例如會直接增加營收、提高轉換率...等,以跟目標最直接相關、且能產生最大商業影響的功能,為開發優先考量。4.為什麼你想要應徵這份職缺此問題通常會被面試官以「你最近有專注在找什麼樣的產業、你找工作有什麼條件」等這些問題一起被問。▶︎ 解題思維這個問題反而是面試每一家公司需要最最最被認真思考的問題,可以分成「真實動機」與「回答技巧」兩類。(1)真實動機有可能自己在投遞時根本沒想這麼多,也可能自己是用刪去法,結果這家公司沒有被踢除掉。不論是哪個原因,在真的要去公司面試之前,要好好的瀏覽公司的官網、看看104的職缺介紹,甚至思考看看產品與公司的未來性,找到1–3個能 “強烈support” 投遞原因的理由。(2)回答技巧我相信每個面試者一定都同時在看許多機會,不是每家公司的應徵動機強度都相同。但去每家公司面試的時候,最好都能夠把這家公司當作是自己 “強烈想要加入” 的公司,如此才能讓公司面試官感受到面試的誠意。回答上盡量都要以「自己對這家公司、這個產業有非常高度興趣」才選擇投遞。有些人會說這樣不是就「不老實」嗎?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去思考投遞理由,隨便掰一個原因來回答,那的確是不老實。因此在「真實動機」上才需要自己準備 1–3個 “強烈support”投遞的理由,這些理由是真的有觸動、吸引到我們內心,我認為這樣就不算「不老實」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對某間公司的商業模式興趣度是中等,那我可以回答在產業、公司產品、公司文化上自己有強烈的興趣。想清楚自己的投遞理由是一種尊重的態度,除了尊重對方面試自己的時間,也讓自己準備這場面試的時間有意義與價值。如果只是去練功的話,我建議也是要準備啦…要不然面試時回答不出來,其實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而已…5.談談你的缺點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如果面試是要盡量表現自己,那回答關於自己弱點的答案不是在降低自己的錄取率嗎!查詢了網路上 Head Hunter, 其他面試者的回答後,建議方式如下。▶︎ 解題思維回答一個缺點的同時,要對此缺點提出改進方案,以及自己改進後的樣子。人無完人,說自己沒什麼缺點其實是很不實際的。因此我們反而要從 「想強調自己什麼樣的特質」出發,去反向思考這個特質的缺點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希望強調的特質是「我對專案的 Deadline 非常在意」,因此我可以這樣回答缺點:我的缺點當專案期限快要到期時會顯得不耐煩,我對deadline這件事情很在意,當專案無法如期完成時我會覺得很煩躁。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發生,我變得更加主動關心團隊工作狀況,並且專心在幫助他人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將缺點轉換成強調自己人格特質的跳板,記得別傻傻的只回答一個缺點就停止不說了。[¹]:Definition of Done是定義一個功能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被認定為完成的文件。 更多資訊可參考:DON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Done”(圖/文由朱騏提供)
原標: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2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前情提要: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1話說前一篇聊到新車業務的收入,現在來說說業務會遇到的所有問題。基本上其他工作會遇到的職場問題,新車業務也會有,也有很多奇葩職場問題,只有新車業務獨有。先從業務到底會不會虧錢賣車來說好了,人家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是... 在新車業務這個環境下還真的很多賠錢的,什麼情況下會賠錢: 前幾個月你已經業績不好被盯到牆壁上去了,主管已經告誡:「你再這樣下去可能會被淘汰掉唷」這時候月底出現了一個新客人,超級熱,這個月可以領牌。你差這一台就達標了,但是客戶拿了一張不知道哪裡來的菜單,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憑空想像超越行情的菜單,一台要虧個1萬多塊,你會不會做? 相信我!很多人懶趴捏著就給他簽下去了,然後就拿自己口袋的錢去換業績。 自己條件算錯,折價或是配件價格報錯。秉持著合約精神,客戶會跟你說這是合約簽好了,怎麼可以這樣改,你還是要含淚交車啊!!! 不過還是有少數好客人願意體諒你讓你更改,但是... 客戶跟你簽約完,他想跟你凹價格他還是會繼續凹唷。客人問到更便宜的,想要退訂去其他地方買,你還是要退給他唷。不然就等0800,然後公司也會叫你退給他。因為公司也怕0800,基本上就是總代理掐著公司,公司掐著業務,客戶也掐著業務。你問我為什麼已經放到底價甚至有點虧錢了,還有可以問到更便宜的 ?相信我!總有業務口袋比你更深更缺業績。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很多公司都有條款,客人在A據點訂車後,其他據點不得再介入。就算介入業績還是算A據點的,退訂後要一段時間,才能再銷售給該客戶才算自己的業績。你說會有業務願意等那麼久的業績嗎? 沒有,他單純只是做不到業績,想要喇臭客人而已。 明明就5萬的行情折扣,那個業務就是見不得人好,硬要跟客人說,你買貴了啦,我都折10萬欸!你說他真的能折10萬嗎?當然不行 因為他也不能碰這個業績,乾脆就很無聊的隨便報個價格,然後腦波弱的或是貪小便宜的客人就被牽著走了。 預防性超折結果拉不回來。一般來說公司給你5萬的折扣扣打,但是通常外面行情都會跑到6萬甚至7萬都有,也會有遇到更誇張的數字。不過大部分都是業務用話術或是黑心的方式在賣車,客人來看車,你乖乖照公司給你的報個5萬塊。除非客人沒有去比價,不然人家報個6萬,你覺得他還會回來找你買嗎? 所以除非客戶你很有把握可以掌握好,他也不比價的(這年頭真的少) 不然一般我們也都會報超折,那多出來的1萬塊怎麼辦?哪裡來? 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拉回來的方式,這個以後真的入行就會學得到,但是請學好的壞的不要學。如果拉不回來呢? 只好自己吞啦! 所以很多銷售技巧不好,或是倒楣客人就什麼額外的東西都不要,只好自己默默承受,受不了的就會離職,代表你不適合這個工作。前面有說到,公司給的激勵獎金看得到不一定領得到,就是因為競賽期間大家都想衝量。人家開始把這筆獎金丟進去,你會不丟嗎?我是不會啦哈哈哈。你說賣車都要虧錢,怎麼還要繼續做?其實也不是每台都會虧錢,而且存活下來的業務,通常都有能力讓自己不虧錢。而且客戶黏著度又很好,打到這裡好累😔 如果有想到的之後再補充,年底了大家都在買車,今天有點小忙,之後再跟大家分享車界有什麼不公不義的地方,還有各種遇到的奇葩客戶 、還有奇葩業務...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1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嗨👋大家好 我是個在汽車業界打滾幾年的小業務,我想應該很多人(尤其男生)畢業後都很想嘗試新車業務工作,因為大部分男生都很喜歡車子。但是我想說的是,熱情、理想跟現實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人求職只看得到表面;公司只會跟你說願景,還有你可能可以得到的獎金、待遇,但是很多潛藏的問題,只有在裡面的人才能清楚的知道。一般新車業務年收入從40、50萬的到200、300萬的都有,但是只要你肯做,年薪超過100萬其實真的不難。但是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苦,以下就從各種面向,讓你清楚了解新車業務這個工作。💰收入新車業務的收入跟帳面上報稅的可能會有差距 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在徵信的時候 對於業務的收入都會稍微打折扣 稍後會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而且很多都會預扣稅金起來 底薪 新車業務幾乎都有底薪的,但是他就真的只是底薪23800,還要扣掉勞健保。因為每個月都有基本要求台數,大部分新車公司都是3台左右,沒有達到呢?差1台扣2000-3000看公司 保險佣金 新車通常會伴隨著保險,會有新保(新車領牌的時候) + 續保(客戶第2.3.4...年繼續保)你以為保險佣金很高嗎? 保險公司給公司的是一回事,通常公司給業務的大約7-9%。而且你還不能自己跑去外面投保,被抓到通常就是沒工作,所以基本上沒人敢這麼做。新人因為客戶少通常沒有續保,保險佣金看你賣的新車台數跟投保金額。假設你這個月賣3台,每台都跟你投保乙式約4萬好了,4萬*3台=12萬*7%=8400。別忘了這個也要扣稅喔,通常做了1-2年後,如果你的客戶基數多而且維繫的不錯,保險佣金一個月領2萬甚至更多都很正常。 保養跟鈑噴 車子賣出去了一定要保養。客戶回來保養公司就有利潤,所以要維繫好客戶,讓客戶進來原廠保養。因為新車還有保固問題,所以基本上客人保固期內都會回來保養。主要就是看你賣的車多不多,賣越多回來保養的客人自然就越多。車子在外面難免會有事故或碰撞,客戶回來做鈑噴也會有獎金。通常有保車體險的客戶,因為修車是保險公司出,也都很乾脆的回原廠。而且撞到修的金額通常很高,這部分的獎金可遇不可求啊!!! 但是有些新車公司都只有鈑噴有獎金,保養的部分是沒有的,一般都在3-5%左右。通常第一年的獎金每個月都在3-5千打轉,之後就大約可以維持1-2萬左右。我最高還曾經連續3個月保修獎金領超過3萬,也是一筆豐厚且穩定的收入。 激勵獎金、季獎金、年終 激勵獎金通常會在競賽期間發放。大約是農曆7月前3個月,跟年底10月到農曆春節前。以上兩個時段算是車界的旺季,只要賣到指定台數或是指定車種都有。但是很有可能看得到吃不到,這個稍後會說到,季獎金有的公司有有的沒有,通常是你上一季賣的台數,依照公司規則去發季獎金:淡季2-5萬,旺季4-10萬左右。當然也有可能更少或更多,依照每個人賣的台數或公司制度不一樣。年終獎金落差就會很大,有的新車公司用年度台數算,有聽過一台100或300的,整年度你拼死拼活賣了100台,你的年終才1萬。加上底薪的年終,算一算大概4-6萬而已。但是有的公司福利制度比較好,年終一次發10.20萬,甚至Top業務或是主管領到50萬的也有。像我記得今年初過年的時候,我的季獎金跟年終還有一些獎金,零零總總大約領了快30萬,真的很好過年。 貸款獎金 一般來說新車公司都有跟銀行簽約,固定辦該家的貸款,一般特別的優惠利率或專案也只有有簽約才有。這裡的獎金基本上沒有,因為公司就規定你要用這間。but... 就是這個but... 你遇到了徵信條件很不好的客人,又要給你全額貸,又要拉長期數降低月付款,但是他又很想買車,銀行不會過的情況下,只能找外面的融資公司。利率雖然比較高,但是客戶以可過件貸款為主。這部分一件看貸款金額還有期數跟利率,從1萬-3萬都有可能。 新車單台獎金 這個基本上領不到,公司單台依照各車種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獎金。比方説某休旅車給你5萬, 你通通不折價給客人,你這台就是賺5萬。但是通常你只會遇到要你折6萬.7萬的客人。 其他收入 業務還有其他收入,通常都是介紹同業或買賣中古車,或是改裝配件的部分,都會有紅包2000-10000,甚至你本錢夠自己抓二手車回來過手。但是這部分就很不一定,就不再另外說。 以上看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汽車業務收入還不錯、很想嘗試看看?先等等!等我打完下一篇,跟你說完新車業務會遇到的所有苦難,還有這些錢什麼情況下會領不到。看完之後你還真的不怕死,那就來吧!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2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做業務到底好不好?真實經驗分享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文長慎入-我畢業於餐飲相關科系第一份工作就選擇跟科目比較有關的工作但當時每天被關在工廠裡10個小時,下班回家就只能直接洗洗睡完全沒有休閒娛樂可言,而且薪水也沒有因為我比較努力有增加覺得就算做得再多也不會有改變,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於是待了1年我決定離職,開啟跟媽媽一起到夜市擺攤的生活 我的個性外向愛聊天常常把陌生人變成熟客、隔壁攤販也都變成好友這點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但講到收入就是依然沒有太多變化,而且還要看天吃飯就有想轉職業務工作試試看 某位熟客跟我說起他自己的業務工作他說現在很多業務基本沒底薪,就算有也真的頗少而且壓力很大,有可能會被自己上下階級的人包夾當然還有就是被搶業績的問題…所以大家很多都是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聽完當下我只覺得很疑問…若是這樣為何還是有人想當業務啊…..??? 也有考慮想試試印象中收入不錯的房仲業業務雖然一查各個評價都超正反兩極但永慶有一直在講月薪5萬這件事很吸引我想去面試了解看看因為面試主管感覺不錯,薪水制度也真的有保障9個月沒騙人就決定嘗試試試 結果一待已經快3年XD回想從進來永慶的第一天公司派一位學長帶我、也安排教育訓練一開始店長就要我學會打電話拜訪客戶當時心裡還曾OS:該不會9個月要我不停打電話吧......?(真的超怕,我真的不想變成電話客服)結果在我進來後第二個月我還真的靠打電話找到第一個買方!!! 菜鳥當然是跑去跟店長還有前輩們求救他們很不藏私的教我怎麼去經營客戶而且在團隊大家的同心協力下短時間內一起努力找了很多很多資訊所以那次只花2個禮拜就幫這位客戶順利成交當下怎麼成交的?其實我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自己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身邊有真的很用心帶我的前輩們 講了這麼多自己的故事我也想來回應一些關於自己工作方面 最常碰見、被問到的問題-以下內容不喜可以跳過- 彈性工時是真的嗎?是,這裡真的有新人適應的緩衝期。前2個月都18:30就下班,因為希望先訓練有效率在8小時內完成工作,2個月以後就是彈性排班制→可排09:00、10:00、13:00 上班,上滿8小時就能直接下班了~ 當然,業務不可能朝9晚6,且大多公司都責任制,自己的時間還是要自己懂得掌控了 真的是5萬給九個月嗎?是真的!而且9個月內有成交,還可以領業績獎金我第一年業績只做100多萬,結果第二年就做將近1000多萬的業績平均月收都比5萬還更多有人教+互相幫忙,其實學很快也很有成就感 當然在某段期間我也有卡關過但真的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式,正向面對自己的問題也多請教學長姐的方法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我覺得我自己個性上變得更穩重而且也越能同理身邊的人 (畢竟得時常去同理思考客戶的需求)朋友和家人都說我變體貼了XD 有些部分也許是運氣,但我更相信的是自己要改變像我從害怕打電話到喜歡打電話,才因此結交到不少朋友自己的信用跟口碑也一一被建立起來現在都還會一直介紹自己的朋友的朋友給我服務了XD 所以說做業務到底好不好?我覺得純粹看大家用什麼心態看待自己的工作這張圖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粉專和大家分享 在接近年底的今天,訂了下一階段的目標: 在未來幾年內,我也要跟學長姐一樣,有能力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謝謝大家的觀看><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2020 國泰ARM Program 面試心得(錄取)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HI 大家好~有鑑於之前求職時,受到許多文章幫助,因此寫了這篇文章回饋(?)。 ●學歷背景:台北大學 金融與合作經營所 碩士,應為10806畢業,但貪玩跑去中國上海同濟大學交換了半年,延至10901畢業。●職場經驗:因高中大學就讀夜間部,白天皆在上班(打工實習),因此在唸碩士前,有將近七年的工作經歷,產業經驗多集中於金融業。●證照:金融市場知識與職業道德、普業、高業、投信投顧業務員、金融科技力、信託、會丙、電丙(痾 跟要求的證照都沒啥關係...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呀QQ)●最終結果:錄取(final到取得offer約等2周)關卡:適性測驗+面試面試分為二階段、三次面試(一階2次,二階1次),其中第二階段面試開始前會有小測驗。★提醒:因為有段時間了,很多印象模糊,我盡力恢復><少部分可能會記錯(如休息時間之類的)QQ 4/26 第一階段-1 雲端智慧面試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影響,這次第一關使用的是雲端智慧面試,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方式面試,人資會將智慧面試連結寄mail給你,自己找有空的時間進去連結,錄製面試,印象中有3-4題,題與題間,會給一點思考時間。1、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何適合ARM? (30秒思考,2分鐘回答)2、忘了,原釀我><3、如果你是飯店業務,在疫情過後,你會如何推廣飯店(1分鐘思考,1分30秒回答,這個時間上不太確定) 5/8 第一階段-2 ZOOM視訊面試(看不太清楚到底有幾位,好像約莫3-4位?)1、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何適合ARM?(類似於我第一次面試的題目2、說明3-5年內的職涯規劃?3、你認為業務需具備何種特質?★這次面完到接到final面試,大約等待一周! 5/22 第二階段 現場面試(1-2位人資+3位長官)1、(測驗)抽新聞 (A4) 90秒閱讀 40秒 概述給長官聽 (我這題算是自己砸場,我太過於緊張,什麼重點都沒講到,支支嗚嗚,當時結束這題,真的眼淚都要滾出來,覺得ㄎ一了了阿......)2、自我介紹 約1分鐘3、為何轉職?(要強而有力的原因) (這題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機會都被問,我自己沒有被問到,原因下面會說)4、還有投哪些公司?上了選誰?5、過去工作經驗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學到甚麽? (我的背景比較特別,唸碩士前,有近七年的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大多都算是工讀與實習,算是非正式工作經驗,因此上面轉職原因,我就沒被問到,但有被問到過去的經驗中,我學到什麼,我舉了之前曾與RM、ARM出去訪客,言談之中看到的業務技巧。) ★小建議:這關要好好沉住氣,不要被長官一問就倒,保持微笑,聽到不了解的題目不要過於驚慌失措,告訴自己要冷靜一點。心得:今年受疫情影響,求職大不易,許多公司都有減招甚至是人事凍結的狀況,在等待offer的過程中,其實非常不安,甚至等到最後開始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爛、沒實力,所以一直沒等到消息,是不是該去找其他工作,先求有工作就好。好在從3月等到6月,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在6/4終於等到國泰ARM offer(哭一波),後來受訓期間,人資曾告訴我們,今年戰況超級激烈,700多封履歷,到最後僅有10來位正式錄取,聽完後,更慶幸自己當初有沉住氣,沒有灰心喪志到去隨便找一份工作,雖然等待超煎熬,但最終還是有了好結果(淚)。 ▲國泰ARM Programs,二年輪調各單位,五場內部考試,四張證照(初階授信、初階外匯、信託、衍生性金融商品),算是很扎實的培訓過程。▲提醒各位,國泰履歷系統30分鐘會自動登出,可以先進去把題目複製下來,貼到word等地方寫,寫完再貼回去。▲證照部分,如果志向已定,可以趕快開始規劃時間去考,之後入職會比較輕鬆,不用跟我一樣要死不活XDDD。 祝福大家,都可以求得好職! 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北部有幾個很主要的園區,除了在台北市是以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之外,新北市則是以中和遠東世紀廣場、土城工業園區、三重湯城園區,到其近年的板橋遠東通訊園區為主要,今天想分享幾間我在中和遠東世紀廣場幾家電子業的面試過程,這個園區基本上是以電子科技業為主,不少大廠都在這邊設點,我和我業務朋友們都暱稱這裡叫做彩色大樓,因為他有分A到L棟,每一棟都有自己的玻璃顏色,但是常常有台北市來這裡拜訪客戶時,會搞不清楚哪一棟是哪一棟?後來我們都有教他們要以路名+顏色來認,比如:中連交叉口紫色L棟、中正路橘色B棟、連城路藍色J棟...等,不然通常第一次來的迷路率超高。遊戲橘子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通路業務專員他們現在總部已經在2016年6月搬到台北市內湖的新總部大樓了,現在是在新光瑞湖科技大樓,我那時面試時是在遠東世紀廣場黃色A棟,投遞履歷後,印像中還蠻快揪到電話面試通知,約好隔一天下午前往面試,人資會寄面試通知信給你,要先上網填寫公司的履歷,遊戲橘子的履歷非常特別,是一種遊戲概念的讓你填寫每一個內容。 面試的過程面試當日,先進行邏輯測驗筆試,這一個測驗我覺得真的有點需要認真思考,因為題目會描述一段文字,請你針對問題勾選「符合」~「不符合」,會有5個符不符合等級,所以提醒要認真寫,有時候會被文字誤導。填寫完之後才會帶你和業務部主管進行面試,自我介紹完後,主管有看我的履歷進行提問,會問大概求學的過程,過往的工作經歷等,也有問我懂不懂Oracle這個系統,我是很老實回答不會,但願意學習,此外有問我有沒有玩過遊戲橘子旗下任何一款遊戲,玩過的感想可否分享等。 面試結果錄取,兩天後接到錄取通知,之後人資會和你說明報到流程等須知。
原標:Blog 5 — 軟體業PM常見面試問題整理與解題分享 (上)(圖/文由朱騏提供)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記?我曾在《2020 軟體業PM面試問題,3個月的面試經驗分享》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找工作時,各家公司面試官當時所問的問題。後來發現其實每一間公司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且在每次面試後我都感覺經歷了一次「產品迭代」,在後續介紹經驗或是回答技巧上可以有更好的說法。此主題由於內容太多,預計寫3篇文章來分享面試常見的15道問題,同時附上面試完畢後可以詢問面試官什麼問題,幫助自己對這家公司、合作同事、入職後要做的工作…等,能夠更清楚的了解。此篇文章先分享5道問題,請留意下方的某些問題是比較PM職能導向的問題,若不是申請相關職位的朋友可以當參考就好。5道常見的PM面試問題1.請你做一下自我介紹吧每場面試的標準起手式,如果面試官不知道要問什麼通常也會用這個問題當開頭,所以準備上也是相對容易。▶︎ 解題思維網路上許多文章會建議要準備「1分鐘」與「3分鐘」的版本,我認為這個思路是好的,但在回答內容上可以安排有「彈性」的回答方式。▶︎ 回答邏輯 先介紹自己的工作背景,並且將工作經驗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將自己的能力分類,這樣在自我介紹的回答上就具有「彈性」,可參考下方我將能力分成4類,每一類都跟應徵職缺做連結。 有些面試官其實不會特別跟你說要「1分鐘」或「3分鐘」的自我介紹,此時我建議要察言觀色,因為有許多面試官是在你自我介紹時才在看履歷,我的判斷標準是: 1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開始介紹第一個能力時已經看完履歷,並且將眼神對到我的時候,我就會只講1分鐘的版本。 3分鐘版本:如果面試官在我介紹完第一個能力時還在看履歷,我就會講3分鐘版本,讓他/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看完履歷。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我發現如果面試官已經將眼神對到你的時候還在介紹,其實場面會變得有點 “尷尬”,面試其實跟雙方聊天很像,任何一方講太多話而另一方缺乏互動時,會變得像是唱獨角戲,缺乏彼此互動的氛圍。參考說法 (以下是我近期面試介紹自己的內容):你好,我是朱騏,共有4年多的軟體產品開發與管理相關的經驗,分別是2年在旅遊新創、2年在金融科技產業。我的能力專長、工作經驗歸類為四點:1.產品企劃與開發:主要工作是將使用者需求轉換為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包含初期的使用者訪談、競爭產品研究,將需求撰寫PRD、使用工具來規劃產品原型,例如Axure, Adobe XD, Balsamiq;中期帶領開發團隊開發; 後期產品功能上線後的營運流程與觀察指標2.溝通協調:對內我擔任商業端(BD、OP)與技術端(RD)的溝通橋樑 ; 對外則是擔任API技術窗口。3.問題分析:我認為可以分成3個步驟,觀察、假設與驗證驗證、行動。我會使用可觀測數據的工具,可以分為商業端與工程端。商業端包含Tableau或是直接用SQL從資料庫中撈取數據觀察 ; 工程端則是使用如ELK KIbana,也就是API Log追蹤工具。驗證則是要建立一個假設原因,並且用數據去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一樣 ; 最後採取行動可能是擬定產品功能來解決問題、或是透過營運手段來進行處理。4.專案管理:我使用過Trello、Gitlab來管理team的開發流程,team是採取Kanban跟Scrum的開發方式我會投遞貴公司的PM職缺原因主要是:(投遞原因) 2.談談你過去是如何開發產品的?許多產品職缺都會要求應試PM能了解完整產品的開發流程,新創公司的面試官更是對應徵者過去如何帶領產品團隊開發、跑完整個開發週期(不論是Kanban, Scrum, 甚至是隕石流開發…)的細節有興趣。下面分享過去我在和團隊成員合作時,整個產品功能從發想->上線的流程,由於各家公司與團隊都有不一樣的工作流程,大家可當作參考即可。I、第一階段✅ 第一步、收集需求需求可以簡單分成兩類:被動需求 與 積極探索需求。被動需求指的是其他團隊成員,如CEO, BD, Marketing, Operation, CS…等成員,以日常工作為契機所發現的問題、新市場機會…等 ; 積極探索需求則是PM藉由研究方法,例如競爭產品研究、產業研究…等挖掘得到的洞察,再將其轉換成適合公司的產品功能。▶︎ 解題思維針對「積極探索需求」,可以補充過去做過的研究來埋下伏筆,有些面試官會針對伏筆做進一步提問,接下來就可以將以做過的研究、研究過程分享給面試官。✅ 第二步、需求訪談與定義此階段主要是在明確需求的詳細內容,並將需求轉化成公司產品功能,最後定義此功能的示意畫面與執行邏輯。▶︎ 解題思維此階段我認為是應徵者很好展現邏輯的地方,因為產品功能從「Idea(想法)」落地到「Spec(規格)」,需要許多實際文件的產出。此時產出的 Spec 可能包含:使用者訪談研究結果 與 Definition of Done(簡稱DOD) [1]。DOD 包含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Acceptance Criteria (功能完成的條件) Business Rules (商業邏輯) 功能線框圖(Wireframe)、Mockup(精稿圖) Workflows(功能流程圖) …等老實說 Spec 的寫法每家公司、每位PM都不相同,上方所列的是我自己過往工作時會產出的文件,有可能某些公司會需要更多更細緻的文件、有些公司則需要其中1–2兩樣就開工,這些都是依公司可有所調整。✅第三步:產品團隊的內部討論此階段PM會和產品團隊的成員 (QA, Developer, Designer),共同瀏覽需求的整份 Spec,此時請準備好被問題不斷轟炸的準備。這階段PM需要不斷調整 Spec,並和產品團隊成員溝通與解答疑惑。▶︎ 解題思維此階段主要展現自己的領導力,讓面試官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領導整個團隊討論並推動開發進度。✅第四步:技術團隊、QA團隊內部討論此階段主要由工程師、QA人員針對 Spec 討論在實際執行工作時,需要派多少人手、要注意哪些技術/測試問題、有沒有PM規劃時沒考慮到的點…等。✅第五步:Kick off meeting此階段是團隊內的所有成員都對 Spec 達成一致共識,正式開始開發此功能的里程碑會議。▶︎ 解題思維可以在這裡向面試官強調,之所以會有流程,是希望能將後續開發過程中「因規格不清楚而成員來回討論」的時間與機率降到最低,也就是將風險放到開發前先提前討論。II、第二階段:開發/測試流程進入此階段後對PM的工作上相對單純。主要工作有:(1) 主持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2) 協助排除團隊問題每日站立會議 (Standup Meeting)的目的是讓團隊成員快速分享資訊,會請成員分享三項資訊: 你昨天做了什麼? 你今天要做什麼? 有碰到什麼困難是需要幫助的嗎?若成員碰到困難,PM要第一時間幫助協調問題,不論是功能需要更詳細的確認、開發人力不夠、技術問題卡關…等,找到對的人(Key Man)來幫助成員,是PM最大的價值所在。當工程師將程式碼部署到測試環境後,QA就會開始對功能進行測試,測試種類其實非常多種,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一次搞懂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端對端測試之間的差異》。III、第三階段:上線與營運當QA測試完畢後,產品開發也即將進入尾聲,此時除了PM自己也必須走一次功能流程之外,還必須寫 “Release Note (功能發佈紀錄)” 給公司內部其他人員,通知大家即將上線什麼功能、對哪些團隊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些大型專案由於功能複雜,PM也可以製作教學手冊/簡報給內部人員,讓大家知道新功能、新產品應該怎麼操作,並以此教學手冊/簡報為基礎來教導客戶,客戶若有反饋也可以回來優惠手冊內容。這張圖片濃縮上方提到的流程內容: 3.談談你過去是如何安排專案的新多台灣新創公司的職缺其實無法很好的拆分 Product Manager 與 Project Manager 的工作,導致一家公司的PM其實是兩個職位的工作通包。我個人覺得 Product Manager 如果多懂一些時程管理相關的知識,可以很好幫助自己去拆分功能開發的大小,並將工作拆分成一個個的 Action,最後按照 Action 將該做的任務逐步完成。以我來說,我在回答此問題會以「OKR」當作回答切入點。雖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會導入這樣的管理制度,但「OKR」的精神非常適合專案的任務優先序管理。我的回答是:在安排專案上我會以「OKR」當作核心精神安排專案。我會先了解公司在這一季、這一年想要達成的Objective,並將產品團隊想開發的功能分類到不同的目標下,這些產品功能成為Key Result。接著去了解每一個功能(Key Result)實際會帶來的商業影響有什麼,例如會直接增加營收、提高轉換率...等,以跟目標最直接相關、且能產生最大商業影響的功能,為開發優先考量。4.為什麼你想要應徵這份職缺此問題通常會被面試官以「你最近有專注在找什麼樣的產業、你找工作有什麼條件」等這些問題一起被問。▶︎ 解題思維這個問題反而是面試每一家公司需要最最最被認真思考的問題,可以分成「真實動機」與「回答技巧」兩類。(1)真實動機有可能自己在投遞時根本沒想這麼多,也可能自己是用刪去法,結果這家公司沒有被踢除掉。不論是哪個原因,在真的要去公司面試之前,要好好的瀏覽公司的官網、看看104的職缺介紹,甚至思考看看產品與公司的未來性,找到1–3個能 “強烈support” 投遞原因的理由。(2)回答技巧我相信每個面試者一定都同時在看許多機會,不是每家公司的應徵動機強度都相同。但去每家公司面試的時候,最好都能夠把這家公司當作是自己 “強烈想要加入” 的公司,如此才能讓公司面試官感受到面試的誠意。回答上盡量都要以「自己對這家公司、這個產業有非常高度興趣」才選擇投遞。有些人會說這樣不是就「不老實」嗎?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去思考投遞理由,隨便掰一個原因來回答,那的確是不老實。因此在「真實動機」上才需要自己準備 1–3個 “強烈support”投遞的理由,這些理由是真的有觸動、吸引到我們內心,我認為這樣就不算「不老實」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對某間公司的商業模式興趣度是中等,那我可以回答在產業、公司產品、公司文化上自己有強烈的興趣。想清楚自己的投遞理由是一種尊重的態度,除了尊重對方面試自己的時間,也讓自己準備這場面試的時間有意義與價值。如果只是去練功的話,我建議也是要準備啦…要不然面試時回答不出來,其實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而已…5.談談你的缺點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如果面試是要盡量表現自己,那回答關於自己弱點的答案不是在降低自己的錄取率嗎!查詢了網路上 Head Hunter, 其他面試者的回答後,建議方式如下。▶︎ 解題思維回答一個缺點的同時,要對此缺點提出改進方案,以及自己改進後的樣子。人無完人,說自己沒什麼缺點其實是很不實際的。因此我們反而要從 「想強調自己什麼樣的特質」出發,去反向思考這個特質的缺點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希望強調的特質是「我對專案的 Deadline 非常在意」,因此我可以這樣回答缺點:我的缺點當專案期限快要到期時會顯得不耐煩,我對deadline這件事情很在意,當專案無法如期完成時我會覺得很煩躁。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發生,我變得更加主動關心團隊工作狀況,並且專心在幫助他人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將缺點轉換成強調自己人格特質的跳板,記得別傻傻的只回答一個缺點就停止不說了。[¹]:Definition of Done是定義一個功能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被認定為完成的文件。 更多資訊可參考:DON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Done”(圖/文由朱騏提供)
原標: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2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前情提要: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1話說前一篇聊到新車業務的收入,現在來說說業務會遇到的所有問題。基本上其他工作會遇到的職場問題,新車業務也會有,也有很多奇葩職場問題,只有新車業務獨有。先從業務到底會不會虧錢賣車來說好了,人家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是... 在新車業務這個環境下還真的很多賠錢的,什麼情況下會賠錢: 前幾個月你已經業績不好被盯到牆壁上去了,主管已經告誡:「你再這樣下去可能會被淘汰掉唷」這時候月底出現了一個新客人,超級熱,這個月可以領牌。你差這一台就達標了,但是客戶拿了一張不知道哪裡來的菜單,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憑空想像超越行情的菜單,一台要虧個1萬多塊,你會不會做? 相信我!很多人懶趴捏著就給他簽下去了,然後就拿自己口袋的錢去換業績。 自己條件算錯,折價或是配件價格報錯。秉持著合約精神,客戶會跟你說這是合約簽好了,怎麼可以這樣改,你還是要含淚交車啊!!! 不過還是有少數好客人願意體諒你讓你更改,但是... 客戶跟你簽約完,他想跟你凹價格他還是會繼續凹唷。客人問到更便宜的,想要退訂去其他地方買,你還是要退給他唷。不然就等0800,然後公司也會叫你退給他。因為公司也怕0800,基本上就是總代理掐著公司,公司掐著業務,客戶也掐著業務。你問我為什麼已經放到底價甚至有點虧錢了,還有可以問到更便宜的 ?相信我!總有業務口袋比你更深更缺業績。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很多公司都有條款,客人在A據點訂車後,其他據點不得再介入。就算介入業績還是算A據點的,退訂後要一段時間,才能再銷售給該客戶才算自己的業績。你說會有業務願意等那麼久的業績嗎? 沒有,他單純只是做不到業績,想要喇臭客人而已。 明明就5萬的行情折扣,那個業務就是見不得人好,硬要跟客人說,你買貴了啦,我都折10萬欸!你說他真的能折10萬嗎?當然不行 因為他也不能碰這個業績,乾脆就很無聊的隨便報個價格,然後腦波弱的或是貪小便宜的客人就被牽著走了。 預防性超折結果拉不回來。一般來說公司給你5萬的折扣扣打,但是通常外面行情都會跑到6萬甚至7萬都有,也會有遇到更誇張的數字。不過大部分都是業務用話術或是黑心的方式在賣車,客人來看車,你乖乖照公司給你的報個5萬塊。除非客人沒有去比價,不然人家報個6萬,你覺得他還會回來找你買嗎? 所以除非客戶你很有把握可以掌握好,他也不比價的(這年頭真的少) 不然一般我們也都會報超折,那多出來的1萬塊怎麼辦?哪裡來? 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拉回來的方式,這個以後真的入行就會學得到,但是請學好的壞的不要學。如果拉不回來呢? 只好自己吞啦! 所以很多銷售技巧不好,或是倒楣客人就什麼額外的東西都不要,只好自己默默承受,受不了的就會離職,代表你不適合這個工作。前面有說到,公司給的激勵獎金看得到不一定領得到,就是因為競賽期間大家都想衝量。人家開始把這筆獎金丟進去,你會不丟嗎?我是不會啦哈哈哈。你說賣車都要虧錢,怎麼還要繼續做?其實也不是每台都會虧錢,而且存活下來的業務,通常都有能力讓自己不虧錢。而且客戶黏著度又很好,打到這裡好累😔 如果有想到的之後再補充,年底了大家都在買車,今天有點小忙,之後再跟大家分享車界有什麼不公不義的地方,還有各種遇到的奇葩客戶 、還有奇葩業務...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1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嗨👋大家好 我是個在汽車業界打滾幾年的小業務,我想應該很多人(尤其男生)畢業後都很想嘗試新車業務工作,因為大部分男生都很喜歡車子。但是我想說的是,熱情、理想跟現實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人求職只看得到表面;公司只會跟你說願景,還有你可能可以得到的獎金、待遇,但是很多潛藏的問題,只有在裡面的人才能清楚的知道。一般新車業務年收入從40、50萬的到200、300萬的都有,但是只要你肯做,年薪超過100萬其實真的不難。但是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苦,以下就從各種面向,讓你清楚了解新車業務這個工作。💰收入新車業務的收入跟帳面上報稅的可能會有差距 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在徵信的時候 對於業務的收入都會稍微打折扣 稍後會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而且很多都會預扣稅金起來 底薪 新車業務幾乎都有底薪的,但是他就真的只是底薪23800,還要扣掉勞健保。因為每個月都有基本要求台數,大部分新車公司都是3台左右,沒有達到呢?差1台扣2000-3000看公司 保險佣金 新車通常會伴隨著保險,會有新保(新車領牌的時候) + 續保(客戶第2.3.4...年繼續保)你以為保險佣金很高嗎? 保險公司給公司的是一回事,通常公司給業務的大約7-9%。而且你還不能自己跑去外面投保,被抓到通常就是沒工作,所以基本上沒人敢這麼做。新人因為客戶少通常沒有續保,保險佣金看你賣的新車台數跟投保金額。假設你這個月賣3台,每台都跟你投保乙式約4萬好了,4萬*3台=12萬*7%=8400。別忘了這個也要扣稅喔,通常做了1-2年後,如果你的客戶基數多而且維繫的不錯,保險佣金一個月領2萬甚至更多都很正常。 保養跟鈑噴 車子賣出去了一定要保養。客戶回來保養公司就有利潤,所以要維繫好客戶,讓客戶進來原廠保養。因為新車還有保固問題,所以基本上客人保固期內都會回來保養。主要就是看你賣的車多不多,賣越多回來保養的客人自然就越多。車子在外面難免會有事故或碰撞,客戶回來做鈑噴也會有獎金。通常有保車體險的客戶,因為修車是保險公司出,也都很乾脆的回原廠。而且撞到修的金額通常很高,這部分的獎金可遇不可求啊!!! 但是有些新車公司都只有鈑噴有獎金,保養的部分是沒有的,一般都在3-5%左右。通常第一年的獎金每個月都在3-5千打轉,之後就大約可以維持1-2萬左右。我最高還曾經連續3個月保修獎金領超過3萬,也是一筆豐厚且穩定的收入。 激勵獎金、季獎金、年終 激勵獎金通常會在競賽期間發放。大約是農曆7月前3個月,跟年底10月到農曆春節前。以上兩個時段算是車界的旺季,只要賣到指定台數或是指定車種都有。但是很有可能看得到吃不到,這個稍後會說到,季獎金有的公司有有的沒有,通常是你上一季賣的台數,依照公司規則去發季獎金:淡季2-5萬,旺季4-10萬左右。當然也有可能更少或更多,依照每個人賣的台數或公司制度不一樣。年終獎金落差就會很大,有的新車公司用年度台數算,有聽過一台100或300的,整年度你拼死拼活賣了100台,你的年終才1萬。加上底薪的年終,算一算大概4-6萬而已。但是有的公司福利制度比較好,年終一次發10.20萬,甚至Top業務或是主管領到50萬的也有。像我記得今年初過年的時候,我的季獎金跟年終還有一些獎金,零零總總大約領了快30萬,真的很好過年。 貸款獎金 一般來說新車公司都有跟銀行簽約,固定辦該家的貸款,一般特別的優惠利率或專案也只有有簽約才有。這裡的獎金基本上沒有,因為公司就規定你要用這間。but... 就是這個but... 你遇到了徵信條件很不好的客人,又要給你全額貸,又要拉長期數降低月付款,但是他又很想買車,銀行不會過的情況下,只能找外面的融資公司。利率雖然比較高,但是客戶以可過件貸款為主。這部分一件看貸款金額還有期數跟利率,從1萬-3萬都有可能。 新車單台獎金 這個基本上領不到,公司單台依照各車種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獎金。比方説某休旅車給你5萬, 你通通不折價給客人,你這台就是賺5萬。但是通常你只會遇到要你折6萬.7萬的客人。 其他收入 業務還有其他收入,通常都是介紹同業或買賣中古車,或是改裝配件的部分,都會有紅包2000-10000,甚至你本錢夠自己抓二手車回來過手。但是這部分就很不一定,就不再另外說。 以上看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汽車業務收入還不錯、很想嘗試看看?先等等!等我打完下一篇,跟你說完新車業務會遇到的所有苦難,還有這些錢什麼情況下會領不到。看完之後你還真的不怕死,那就來吧!汽車業務工作分享Part 2圖文/(本文由Ryder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做業務到底好不好?真實經驗分享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文長慎入-我畢業於餐飲相關科系第一份工作就選擇跟科目比較有關的工作但當時每天被關在工廠裡10個小時,下班回家就只能直接洗洗睡完全沒有休閒娛樂可言,而且薪水也沒有因為我比較努力有增加覺得就算做得再多也不會有改變,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於是待了1年我決定離職,開啟跟媽媽一起到夜市擺攤的生活 我的個性外向愛聊天常常把陌生人變成熟客、隔壁攤販也都變成好友這點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但講到收入就是依然沒有太多變化,而且還要看天吃飯就有想轉職業務工作試試看 某位熟客跟我說起他自己的業務工作他說現在很多業務基本沒底薪,就算有也真的頗少而且壓力很大,有可能會被自己上下階級的人包夾當然還有就是被搶業績的問題…所以大家很多都是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聽完當下我只覺得很疑問…若是這樣為何還是有人想當業務啊…..??? 也有考慮想試試印象中收入不錯的房仲業業務雖然一查各個評價都超正反兩極但永慶有一直在講月薪5萬這件事很吸引我想去面試了解看看因為面試主管感覺不錯,薪水制度也真的有保障9個月沒騙人就決定嘗試試試 結果一待已經快3年XD回想從進來永慶的第一天公司派一位學長帶我、也安排教育訓練一開始店長就要我學會打電話拜訪客戶當時心裡還曾OS:該不會9個月要我不停打電話吧......?(真的超怕,我真的不想變成電話客服)結果在我進來後第二個月我還真的靠打電話找到第一個買方!!! 菜鳥當然是跑去跟店長還有前輩們求救他們很不藏私的教我怎麼去經營客戶而且在團隊大家的同心協力下短時間內一起努力找了很多很多資訊所以那次只花2個禮拜就幫這位客戶順利成交當下怎麼成交的?其實我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自己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身邊有真的很用心帶我的前輩們 講了這麼多自己的故事我也想來回應一些關於自己工作方面 最常碰見、被問到的問題-以下內容不喜可以跳過- 彈性工時是真的嗎?是,這裡真的有新人適應的緩衝期。前2個月都18:30就下班,因為希望先訓練有效率在8小時內完成工作,2個月以後就是彈性排班制→可排09:00、10:00、13:00 上班,上滿8小時就能直接下班了~ 當然,業務不可能朝9晚6,且大多公司都責任制,自己的時間還是要自己懂得掌控了 真的是5萬給九個月嗎?是真的!而且9個月內有成交,還可以領業績獎金我第一年業績只做100多萬,結果第二年就做將近1000多萬的業績平均月收都比5萬還更多有人教+互相幫忙,其實學很快也很有成就感 當然在某段期間我也有卡關過但真的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式,正向面對自己的問題也多請教學長姐的方法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我覺得我自己個性上變得更穩重而且也越能同理身邊的人 (畢竟得時常去同理思考客戶的需求)朋友和家人都說我變體貼了XD 有些部分也許是運氣,但我更相信的是自己要改變像我從害怕打電話到喜歡打電話,才因此結交到不少朋友自己的信用跟口碑也一一被建立起來現在都還會一直介紹自己的朋友的朋友給我服務了XD 所以說做業務到底好不好?我覺得純粹看大家用什麼心態看待自己的工作這張圖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粉專和大家分享 在接近年底的今天,訂了下一階段的目標: 在未來幾年內,我也要跟學長姐一樣,有能力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謝謝大家的觀看><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2020 國泰ARM Program 面試心得(錄取)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HI 大家好~有鑑於之前求職時,受到許多文章幫助,因此寫了這篇文章回饋(?)。 ●學歷背景:台北大學 金融與合作經營所 碩士,應為10806畢業,但貪玩跑去中國上海同濟大學交換了半年,延至10901畢業。●職場經驗:因高中大學就讀夜間部,白天皆在上班(打工實習),因此在唸碩士前,有將近七年的工作經歷,產業經驗多集中於金融業。●證照:金融市場知識與職業道德、普業、高業、投信投顧業務員、金融科技力、信託、會丙、電丙(痾 跟要求的證照都沒啥關係...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呀QQ)●最終結果:錄取(final到取得offer約等2周)關卡:適性測驗+面試面試分為二階段、三次面試(一階2次,二階1次),其中第二階段面試開始前會有小測驗。★提醒:因為有段時間了,很多印象模糊,我盡力恢復><少部分可能會記錯(如休息時間之類的)QQ 4/26 第一階段-1 雲端智慧面試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影響,這次第一關使用的是雲端智慧面試,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方式面試,人資會將智慧面試連結寄mail給你,自己找有空的時間進去連結,錄製面試,印象中有3-4題,題與題間,會給一點思考時間。1、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何適合ARM? (30秒思考,2分鐘回答)2、忘了,原釀我><3、如果你是飯店業務,在疫情過後,你會如何推廣飯店(1分鐘思考,1分30秒回答,這個時間上不太確定) 5/8 第一階段-2 ZOOM視訊面試(看不太清楚到底有幾位,好像約莫3-4位?)1、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何適合ARM?(類似於我第一次面試的題目2、說明3-5年內的職涯規劃?3、你認為業務需具備何種特質?★這次面完到接到final面試,大約等待一周! 5/22 第二階段 現場面試(1-2位人資+3位長官)1、(測驗)抽新聞 (A4) 90秒閱讀 40秒 概述給長官聽 (我這題算是自己砸場,我太過於緊張,什麼重點都沒講到,支支嗚嗚,當時結束這題,真的眼淚都要滾出來,覺得ㄎ一了了阿......)2、自我介紹 約1分鐘3、為何轉職?(要強而有力的原因) (這題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機會都被問,我自己沒有被問到,原因下面會說)4、還有投哪些公司?上了選誰?5、過去工作經驗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學到甚麽? (我的背景比較特別,唸碩士前,有近七年的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大多都算是工讀與實習,算是非正式工作經驗,因此上面轉職原因,我就沒被問到,但有被問到過去的經驗中,我學到什麼,我舉了之前曾與RM、ARM出去訪客,言談之中看到的業務技巧。) ★小建議:這關要好好沉住氣,不要被長官一問就倒,保持微笑,聽到不了解的題目不要過於驚慌失措,告訴自己要冷靜一點。心得:今年受疫情影響,求職大不易,許多公司都有減招甚至是人事凍結的狀況,在等待offer的過程中,其實非常不安,甚至等到最後開始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爛、沒實力,所以一直沒等到消息,是不是該去找其他工作,先求有工作就好。好在從3月等到6月,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在6/4終於等到國泰ARM offer(哭一波),後來受訓期間,人資曾告訴我們,今年戰況超級激烈,700多封履歷,到最後僅有10來位正式錄取,聽完後,更慶幸自己當初有沉住氣,沒有灰心喪志到去隨便找一份工作,雖然等待超煎熬,但最終還是有了好結果(淚)。 ▲國泰ARM Programs,二年輪調各單位,五場內部考試,四張證照(初階授信、初階外匯、信託、衍生性金融商品),算是很扎實的培訓過程。▲提醒各位,國泰履歷系統30分鐘會自動登出,可以先進去把題目複製下來,貼到word等地方寫,寫完再貼回去。▲證照部分,如果志向已定,可以趕快開始規劃時間去考,之後入職會比較輕鬆,不用跟我一樣要死不活XDDD。 祝福大家,都可以求得好職! 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北部有幾個很主要的園區,除了在台北市是以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之外,新北市則是以中和遠東世紀廣場、土城工業園區、三重湯城園區,到其近年的板橋遠東通訊園區為主要,今天想分享幾間我在中和遠東世紀廣場幾家電子業的面試過程,這個園區基本上是以電子科技業為主,不少大廠都在這邊設點,我和我業務朋友們都暱稱這裡叫做彩色大樓,因為他有分A到L棟,每一棟都有自己的玻璃顏色,但是常常有台北市來這裡拜訪客戶時,會搞不清楚哪一棟是哪一棟?後來我們都有教他們要以路名+顏色來認,比如:中連交叉口紫色L棟、中正路橘色B棟、連城路藍色J棟...等,不然通常第一次來的迷路率超高。遊戲橘子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通路業務專員他們現在總部已經在2016年6月搬到台北市內湖的新總部大樓了,現在是在新光瑞湖科技大樓,我那時面試時是在遠東世紀廣場黃色A棟,投遞履歷後,印像中還蠻快揪到電話面試通知,約好隔一天下午前往面試,人資會寄面試通知信給你,要先上網填寫公司的履歷,遊戲橘子的履歷非常特別,是一種遊戲概念的讓你填寫每一個內容。 面試的過程面試當日,先進行邏輯測驗筆試,這一個測驗我覺得真的有點需要認真思考,因為題目會描述一段文字,請你針對問題勾選「符合」~「不符合」,會有5個符不符合等級,所以提醒要認真寫,有時候會被文字誤導。填寫完之後才會帶你和業務部主管進行面試,自我介紹完後,主管有看我的履歷進行提問,會問大概求學的過程,過往的工作經歷等,也有問我懂不懂Oracle這個系統,我是很老實回答不會,但願意學習,此外有問我有沒有玩過遊戲橘子旗下任何一款遊戲,玩過的感想可否分享等。 面試結果錄取,兩天後接到錄取通知,之後人資會和你說明報到流程等須知。
工作適配度
智慧適配指數
根據履歷表的填寫狀況,智慧分析您與工作的適配程度
登入後即可查看
相似工作
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