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工作內容
應徵工作條件
應徵資訊
快過年了,很多人開始想換工作,我是一位雙寶媽媽,分享一下當初自己從千大企業主動離職的原因。之前在某知名房地產公司擔任行銷企劃約四年時間,同時還身兼品牌公關,當時要從媒體圈跨進完全陌生的房地產領域,其實心理非常挫,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無法負荷,但「壓力使人快速成長」,這句話我完全實踐了!由於房市正火熱,公司極度重視本部門績效,表定工時朝八晚七,午休一個半小時,但其實手邊工作沒弄完,誰敢打卡閃人?當時頂著七個月的孕肚的我,周旋數字報表、簡報提案、跨部門會議、露出監控中,和部門同仁一起度過了整整兩個月朝8晚11的加班時光,夜深人靜,老公車子就在樓下候著,人在14樓的我心裡急如熱鍋螞蟻,完全無暇思考「血汗」、「過勞」是否正發生在我身上!撐到預產期前2天,終於可以放心去休產假了,當然在這段休養時間,我也早已超前部署,積極投出履歷投石問路,當時面試的企業人資,看到我曾在XX房地產公司待了四年,還直誇「我相信你的韌性很好、很適合本公司」之類的話語,當然最後我沒有選擇這間公司,而是去了一間離家近、薪水尚可,但壓力相對小的本土企業,所以結論是人生有失有得,選擇沒有對錯,換工作之前先問問你的「最大需求」是什麼?如果有達到這個標準,就勇敢跨出去吧!
Q1. 應徵前您做了什麼準備?面試媒體行業最重要的一定是要了解該行業別的背景,若是品牌面相關的行業肯定會有新聞報導,因此從現有的新聞報導下手可以快速了解該種在主打的服務項目或是正在推廣的活動。可以結合到自己應徵的職位,未來可以走什麼方向並且給予建議或是提出想詢問的問題。另外還需要準備關於求職條線上所說的「工作內容」,需要依據公司所開出工作內容與自身的專業還有過往的經歷做結合,可以做簡單的簡報搭配專案與數據一同呈現,更能夠吸引面試官的目光。Q2. 面試中覺得有趣的事?面試結束後其實可以詢問面試官,剛剛的這一場面試有什麼需要加強或是可以給予建議的。雖然可能無法得到現在這一家公司的offer,但至少可以讓前輩給予你一些意見。某家公司的面試官也給予我一封很專屬的面試感謝信函以及求職技巧等,廣結善緣對於未來的職涯總是好的。Q3. 複試,是否有複試呢?基本上面試媒體相關行業的行銷企劃、社群行銷一直都會有複試。會考驗你的臨場反應以及提案規劃能力。Q4. 形容您遇到什麼樣的面試官?(親切和藹、冷酷黑臉......)我遇到的面試官基本上你對於此職位有所準備都會是親切和善,並且願意跟你分享職涯與建議的面試官Q5. 面試結果?(錄取/未錄取/等待中/無聲卡)面試蠻多家媒體的行銷企劃一職,因此有需多可能。錄取/未錄取/無聲卡 都有Q6. 給未來面試者建議?(多去看公司官網、要穿什麼樣服裝......)個人面試過許多家公司,我認為互相尊重最為重要。先行印好一份簡易客製化履歷以及一份紙本作品集,再加上可以搭配著投映片自我介紹,展現你的特色或是專業能力,都可以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無論最後是否錄取,你的努力總是不會背叛你。每一次的面試都能讓自己更加成長,了解下一回你該注意且重視什麼。
原標:成為 Full-Stack Marketer | 行銷工作的全貌圖文/(本文由Renn Cheng分享授權轉載)Hi,在這篇文章,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讓你看看行銷工作的「全貌」。再幸運一點,希望能讓不是行銷工作者的你,了解在行銷工作系統中,你會參與哪些重要過程,如何幫助行銷人員完成他們無法企及的部分。為什麼會有這篇文章。其實是最近工作得到一些啟發,在有點意外的情況下,我必須從零開始建造所有行銷工作的流程和數據工具後台(我稱為打地基)。你能想到的,我全都要打掉重練,包含 GA、EDM 後台、網站後台管理系統、會員系統、內容行銷策略、廣告、關鍵字工具與策略……等。由於衝太快,感覺像打開了眉心輪(俗稱第三眼),一下子必須從上帝視角來俯視行銷全貌,並將整個行銷的產出與工作流程數位化、可追蹤化。趁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將過程記錄下來,與更多人分享。這系列有可能一篇是寫不完的,我希望寫得像工作筆記一般輕盈、易讀,但有東西讓你 take out。那我們開始吧!本篇文章架構・在熟悉的行銷工作檯面下・行銷前端 v.s 行銷後端・行銷前端和後端相輔相成・行銷前端和後端的工作流程・如何串聯起前端與後端 - 以內容行銷為例在熟悉的行銷工作檯面下我們所熟悉的「行銷工作」,不外乎包含了: 發想與製作行銷內容 文案發想與撰寫 社群行銷執行與企劃、貼文撰寫 執行符合行銷策略與品牌調性的企劃 投放與監控廣告 追蹤成效、促成轉換…etc辛苦、絢爛、繁華多變的工作內容,也是這麼多人想成為行銷的原因。然而有時不乏感到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宛如「雜事」,甚至會在過程中迷路(我以前就常迷路 XD),懷疑自己執行的企劃和寫的每篇貼文觸及率,都與當初制定的成效 KPI 脫鉤。(或至少對之間的關連性相當無感。)然而有時不乏感到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宛如「雜事」,甚至會在過程中迷路(我以前就常迷路 XD),懷疑自己執行的企劃和寫的每篇貼文觸及率,都與當初制定的成效 KPI 脫鉤。(或至少對之間的關連性相當無感。)當你產生類似以下的疑問:Q:做這麼多內容,無法直接反應在營收和轉換率,那還要做嗎?Q:內容除了轉換和營收能用數字量化以外,品牌效益、品牌形象、顧客忠誠度如何衡量?Q:懷疑為什麼寫文章一定要符合 SEO 框架,衝 SERP (搜尋結果頁面)表現,而不是深度內容?不是說內容為王?Q:為什麼別人寫無關 SEO 框架的深度內容,也活好好的?怎麼衡量這文章的價值?如何決定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Q:GA 這麼複雜,影片、照片、文字跟數據表現到底要怎麼連結起來?會有這些問題,只是因為你還沒有連結到後端,你的行銷世界之門只開啟了一半。對我來說,行銷也和工程一樣,可以分 Frontend 和 Backend。上述的工作內容,都屬於「前端」的工作內容。如果對後端沒有概念,等於拿到被撕一半的地圖,再怎麼努力都會覺得與目的地脫鉤。講到這裡,來看看在行銷過程中,什麼是前端,什麼是後端?行銷前端 v.s 行銷後端行銷工作的全貌,我們熟悉的部分往往只在海面上。這是我思考後,覺得最適合用來呈現行銷全貌的圖。雖然我們光在前端常常就忙得快死了,然後能夠支撐前端內容繼續前進、不斷優化,底下都奠基著扎實、龐大的策略思維和系統基石。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行銷前端和後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後端會支撐前端:後端健全的工作系統和嚴謹的規範,讓前端的執行層面能扎實有序,有明確目的,不會亂套。數據和品牌調性(沒錯,它是該放在後端思考的事情)、成長策略能支撐我們做前端內容的「Why」與「How」。前端會優化後端:創意和內容品質,會豐腴整個企劃的完整性和行銷力道。內容與創意發揮得好,就能反向獲取新用戶、黏著舊用戶給後端累積使用者行為數據,後端數據越齊全、分析越詳細,前端的行銷力道就會越精準。不斷循環的洋流:有時候,前端和後端的作用是同時的,前端出去打仗才發現跟後端的數據預測不一樣(消費者主觀或社會趨勢的變動),便會同時調整策略,改進後端收集數據的方式和策略、工作流程,再回到前端運作。後端的地基應該像一根巨錨將你深深扎實扎滿,不讓行銷的大船如同失根浮萍,風雨飄搖。 行銷前端和後端的工作流程如果以具體的工作流程來說,後端和前端的差別可能就是這樣:(我盡量將前後台平行相對)後端的工作內容比較偏向建構框架和系統,支撐一切前端行銷策略與企劃的基石。先有企業目標,才有行銷目標。先有通路,才有行銷渠道*企劃。先有品牌精神,才有品牌溝通調性。先有數據追蹤後台,才有行銷成效。(*渠道:Channel。例如實體、線上、第三方平台)以數據追蹤為例,如果不熟悉後端的 Google Analytics 或 Mixpanel(強大的 EDM 與 Tracking SaaS 服務),在前端的內容就會不知道如何評估成效。完整的前後端工作流程1.後端評估與預測假設這一波企劃主打總 TA 裡的某個族群(e.x. 總體求職者中的應屆畢業生),在後台先設定 filter 來分開新鮮人和其他求職者,研究新鮮人這個子 TA 的輪廓,並運用其他工具(例如 Ahref )收集 outbound 數據。2. 前端製作內容前端企劃根據這份結果來設計溝通語氣和互動內容,並試著觸及新用戶。投放廣告和信件時也要避開其他 TA,以免打擾他們。3. 回到後台分析優化最後回到後台,看看這次子 TA 的獲客率、新用戶註冊數、回訪率、留存率,與往年同一波企劃作比較與分析,設定 benchmark,以此目標繼續努力。如何串聯起前端與後端?要成為全端行銷,勢必要從前端中抬起頭來,將視野擴展到更廣大的層面。在這過程,會需要以下三種能力特質:1. 數據分析與邏輯能力2. 以終為始的概念3. 系統與商業思維下面先舉個簡單例子,如果融入這三項能力,會產生什麼變化。以內容行銷為例:如果今天你進入一間公司擔任 Content Marketing,你會怎麼做?在你之前,這間公司沒有聘僱過內容行銷。在興致昂然地為年度行銷企劃列出一堆部落格文章題目、社群提案之前,我第一步思考的會是:為這間企業建立起內容架構。內容架構圖,連線的都是彼此相關與延伸的內容。 有點像電路圖吧這個架構圖是通用的,每間公司都會長得不太一樣,例如電商可能就不太用到 Podcast 或 LinkedIn。我會再針對這個內容架構更仔細說明,想看的朋友可以 follow我(眨眼),這會逼我生出文章。擁有架構後的第二步,是建立工作流程。・在我一個人一條龍時,如何打造工作流程?・在有實習/同事夥伴加入時,如何調整分工,建立 review 機制?・在成長為一個內容團隊時,如何平行分工,加速產出同時維持質量一致性?建立規格表,與內容資料庫檢索系統,或是跨部門協作(數據或社群)的流程。工作流程應該要能隨著成員增長而彈性擴張。而不是依照我個人的工作習慣,讓內容團隊在未來等著收拾我留下的一堆「技術債」。(沒錯,行銷的技術債可多了嗚嗚)小結:今天就先到這裡。打了一個多禮拜,沒想到這麼龐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你了解行銷工作的全貌,理解如何將自己的角色整合進這個架構裡,並與辛苦的行銷後端、前端、Sales、BD 們溝通嗚嗚~工程師大大們,謝謝你們幫我們埋 code 和整理參數~圖文/(本文由Renn Cheng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心得] 11家行銷企劃業務面試心得圖文/(本文由dariahaha (Ca)授權轉載) 大家好,從去年6月開始準備履歷到今年3月底錄取,受惠版上良多,也在此回饋。背景: 中字輩英文系,修過幾堂商管院的課,有Google Ads證照,有過3份工作經驗,上一份是製造業業助+國外業務4年半,因為自認不適合從事業務,且快30歲了,再不換工作似乎就很難再換了,所以這9個月來邊工作邊投履歷。一直想做行銷企劃,但也許主要是因沒有經驗,所以失去很多錄取機會。投遞歷程: 由於每份履歷都有因不同職缺而略做調整,又碰到世界盃足球賽休了快一個月,還有很多假期出去玩,或是下班很累偷懶,投的進度實在很慢,當時心裡常常很慌,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裡或是只能在原公司。我也沒有在面試後寄感謝信過,一方面懶,一方面覺得沒啥要補充,寄了也是花對方的閱讀時間而已。幾乎每家人力銀行都有我設公開履歷,不過找工作的主力是在人力銀行,後來也有用Linkedin投,總共投42間,面試11間,其中包括主動邀我面試的有3間。題外話是人力銀行的履歷需要更新才會被企業看到,至少每周一次吧,即使沒有真的更新內容,只要按編輯再儲存就可以刷新了。1.永恒數位通訊科技 行銷PM公司在湖口工業區,辦公環境很傳產感,工作內容為品牌推廣、社群經營、參展規劃、翻譯產品說明書、寫新聞稿等,都對公司內部的人,薪水是30K up+1個月年終+30Kup的績效(我沒細問確切數字),打卡制,但10點進來打也可以,就是工時有滿幾小時(我忘了)即可。面試有性向測驗及英文翻譯,該部門主管面談約1小時,包含英文自介及幾分鐘的英文問答。其實看到參展跟翻譯說明書我就知道這非我想要的工作,但就當成面試練習。結果: 去年8月發無聲卡,今年3月同一個email又寄來邀我去面試...... 2.聯合國際資訊 (AsianNet 亞洲網路) 行銷PM在新竹總部面試,同樣有性向+英翻+30秒英文自介,工作內容為產品文案撰寫、數位行銷操作&分析、廣告投放、社群平台管理、電子報、EDM、宣傳文案設計。主管說每個員工每年都要重新考過Google Ads跟GA,因此我才開始看Google Ads線上課程跟考照,但GA還沒有看。年終一個月,有績效獎,免打卡,一般是8:40~9:00進公司,中午休1小時20分,一般大家都19:00下班(正規好像是18:00)結果: 感謝函 3.明碁材料 數位行銷專員桃園龜山,在家先登錄該公司履歷以及做性向,現場考英聽跟英閱讀,人資面20分鐘,兩主管一起面1小時。有績效,有三節: 中秋端午半個月,春節1個月。在前兩次的面試中,因為很久沒面試了,且我是個容易緊張也很討厭自介的人,前兩家開頭的自介我都緊張的要窒息,說話快又沒斷句,之後的問答才表現的比較正常,我還安慰自己或許面試官會認為我是看重這職缺才緊張,後來覺得緊張根本母湯,所以這次我告訴自己要落落大方,於是我的表現也真的讓主管讚賞,但他們當場也明白告知需要的是即刻可上手的人才,他們在推新的app,這位人才需要會打響品牌跟改進app。結果: 現場獲得感謝卡,但我因他們的肯定,也大大提升自信 4.讀冊 TAZZE 圖書部圖書產品經理不用填任何表格,不用寫任何測驗,只要跟主管面談約1小時,很輕鬆的面試。主管會問面試者比較喜歡閱讀哪類書籍,以便分配哪些類的讓他負責,上班主要是跟書商接洽,寫每本書的文案,有時會做專案活動,找個主題主打幾本書。8:30~11:00都可進公司,但主管希望在9:30前進來,因為書商已經上班了,不希望書商找不到人。工時8hr/天,不一定有三節跟年終,沒績效獎金。期望薪水我說年薪50萬,但是我不知道這個回答對該公司O不OK。結果: 感謝函 5.康健雜誌 整合傳播行銷天下雜誌群有許多職缺,不同缺有不同的應徵方式,有的在人力銀行投,有的在天下網站投,有的要寄職務申請表,需填一些簡答題 (印象最深的三本書及原因、平常愛看的三本雜誌及原因、對天下雜誌群最近的文章哪篇最有印象及原因、興趣&休閒活動、冒險事蹟、挫折、五年後要達成的目標)。投了履歷半年後才收到面試通知,現場有測性向,3面試者對5面試官集體面試約1小時,19點下班算早,只記得被問到電話開發、拜訪客戶、提案哪個比較擅長。結果: 我去信幾封後終於收到感謝函,但被問要不要再投另一個缺看看,我婉拒 6.Expedia 智遊網Marketing associate用Linkedin投的,第一階段用線上面試軟體面,全英文,我抱著隨興的態度打開第一題:what's your career inspiration? 面對這種連中文我都回答不出來的虛無飄渺題目,我就辭窮了,後來我在網路看到有人分享一樣的題庫,只能說這次機會我完全沒準備,後來還死皮賴臉的寫信給位於上海的人資請求能否再次提供面試,當然沒人理我囉結果: 我自己搞砸 7.京元電子 業務工程師就是國外業務,不需開發,每年調薪3%~5%,這家網路負評很多,以下我再補充三點: a.我履歷完全沒寫想應徵業務,這家亂槍打鳥來邀請,因為先前偏行銷的面試都沒上,讓我產生挫折,想說面試已有經驗的業務看會不會上,於是答應邀約。面試官也沒跟我聊到我原本想找的職務跟業務不同,我認為他們沒人有事先看過履歷。 b.雖然面試通知已經有寫車要停公司外,但當天我繞了一下沒找到車位,於是開到公司門口問面試可不可以停裡面,警衛很緊張催我趕快開走,說老闆會罵,而有一車車外賓都開進去了,我想他們沒把面試者當來賓。 c.面試先做性向+英聽英閱,女性主管面半小時,她說業務喜歡找女性,而且專業跟外表並重,不斷強調要打扮自己,她甚至有為員工開過化妝課,我問那可以戴眼鏡嗎?她說等你會畫眼影就不會想戴眼鏡了。結果: 無聲卡 8.豐趣科技 海外通路行銷專員竹東工研院培育的新創公司,做旅遊票券整合平台,這是我很期待的職缺,也許就是太過期待,面試表現的超級差。首先我非常用心的填寫該公司的人事表,在其他面試都不透露的家庭背景我都填上了。但進到會議室一對二的自介又讓我緊張到呼吸急促。面試官問一個國家的政府要做什麼要才會吸引我去玩,我說便宜的機票就可以了,他再問那很多國家機票都很便宜,我又是如何選擇的? 我說選沒去過的。也問如何向國外推廣來台旅遊。我還問要如何說服遊客買他們的票券,面試官說不是用說服的,有需求的人自然會買。總之沒有一題答得好,有一位面試官已經意興闌珊,他對另一位說 “我沒有問題了”,之後就認真打他的電腦,另一位也許基於禮貌再意思意思問我幾題,半小時不到我就逃難似地離開,坐在車子裡猛滑一小時手機安撫羞恥感。不過每種經驗都有收穫,值得感謝。結果: 無聲卡 9.晉陞太空科技 社群小編竹南科學園區內開發商用運載火箭的公司,直接打電話來熱情邀約,面試填完人事表後也相談甚歡半小時,中午有團膳,福利不錯如人力銀行所寫的,工作內容為官網、twitter&IG維護、影片編製&剪輯。結果: 感謝函 10.銘島國際 社群企劃該公司打電話來初步訪談,他認為我沒有經驗不勝任,但我懇請他讓我有面試機會,後來他說CEO答應面試,到現場才知道CEO是外國人,幾乎全英文對話,CEO問我認為這職務最需要的特質是什麼? 我說創意,但我舉出我做過有創意的事例又說得很爛。不需要填任何表格跟測驗,也是輕鬆的面試。結果: 感謝函 11.現職 活動公關這職缺只需要有工作經驗,門檻相對其它來說是低多了。面試前我在想這次薪水要如何開才適合,過去剛開始我以年薪開,從55萬降到50萬,後來我改用月薪開,開在34K~38K左右,不知道以前沒上的原因有無可能是薪水開的不當,這次主管問我期望薪資,我說因為我實在很想換工作,薪水不是首要考量,即暗示依公司為主。主管再問了我先前薪水,我說月薪30K左右但獎金相對高,結果現職Offer開出來,月薪比我期望的多很多,實在由衷感謝。 圖文/(本文由dariahaha (Ca)授權轉載)
原標:#岱瑪金誠 #社群編輯面試分享 小編心得分享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面試問題 為甚麼會想來應徵社群編輯?據實以告,順帶表現十足熱情。(雖然過程中兩度被打斷插話)有甚麼問題想提問的? 關於職務 1.請問貴公司對該職位還有其他沒提及到的嗎?2.請問貴公司對該職位的員工還有甚麼期待?3.請問我們會親手去做廣告投放嗎? 關於公司 1.想請問有教育訓練嗎?(這部分經理笑了一下說:「我其實很討厭人家問這個問題」,然後經理就開始長篇論述她對教育訓練的看法,認為有業務來公司解說、教學,把所有員工聚集在會議室中一起聽,就算是教育訓練,然後中間又提及到自己是間小公司)面試過程公司在大安區承租一棟大樓裡的某一層,接待人員滿禮貌的,但辦公室走道狹小。是做口碑行銷的,也有幫中國央視媒體承包與經紀業務。一開始會拿筆試考卷給你,考卷上會要你畫行銷架構,也會叫你寫下想問的問題,以及對面試經理的想法,但寫完對方從頭到尾也根本不會看。 再來就是社群部的副理來面試我、看我的作品集,畢竟我是應徵社群編輯嘛。副理很年輕,大學畢業3、4年的那種,有聽說是IG上有三萬名粉絲的插畫家。社群副理感覺上有一點微內向,但人很和善,也不會像我以前遇過的那種愛打斷跟搶白的面試官,不過作品集的部分有被覺得太少。我拿出來的平面作品部分真的比較少,另外就是我的社群帳號才創建一個月,粉絲數量真的也是少的很可憐。企劃提案作品倒是很多,可是人力銀行上對工作的描述僅是這樣:1. 社群媒體、文案撰寫、經營操作(負責FB、LINE、IG社群管理、官方網站)。2. 規劃廣告使用素材、善於使用關鍵字提升公司曝光度及點閱率。3. 對網路行銷有一定的瞭解 ,熟悉社群平台的經營。(曾任社群小編佳)4. 具美編製圖能力,簡易圖像修圖美化與設計編排。5. 會基礎攝影、有剪輯、影片製作能力。6. 積極主動、執行力強、具整合及溝通協調能力。我是覺得看完後,我是有能力勝任啦,但其實滿多公司都會人力銀行上寫一套,面試時又會另一套。要不是後來面試第二關的女經理說也要參與企畫案部分,我事前完全無從得知,不然早就都拿出來了。光看工作描述,我是覺得我符合職務需求,除了我當天因為太緊張,口語上沒有到盡善盡美的流暢、全面。但前一個社群副理本身也看的出來不是很善交際的型,實在不太懂女經理不順意的點,而且還一直拿社群副理的例子出來講:「像他啊~就是ig粉絲有三萬,所以有辦法說服我,你(的亮眼成績)呢?」... 喔~ 原來貴公司是在徵ig網紅, 不是在徵社群小編啊~女經理面試的時候,會一直強調自己是家小公司,問我怎麼會想來應徵,可是聽到我是傳播科系對這樣的職務很有興趣後,話還沒講完就打斷我說:「其實我自認對傳播可以說是很了解的」,當我提及對社群行銷很有熱情過去也做過B2C品牌提案後,話還沒講完我又被打斷說:「很多人都說他們對行銷很有興趣,但其實他們都不懂行銷,因為我算是很懂這塊的人」我心裡整個:???面試建議雖說人力銀行上很多項目寫不拘,但你本人最好作品集要足夠「有影響力」一點。大學做的作品稿跟過往經驗,可能在這裡容易被視為不值得太看重的小菜。若有經營社群的經驗,最好粉絲要達到1000以上(畢竟副理的粉絲都有三萬了)。強調不看重學歷高低(這裡可能指私立或國立),但私心建議最好本身是念商管類、經營類的科系,不然即使你本身具有提案、寫企劃的能力,也不能說服自稱自己懂行銷、懂傳播的經理。比較失落的是,感覺不到經理有試圖從我過往經歷去判斷、推敲我人格與優點的意圖,講白一點就是沒有太多想了解你這個「人」(個體)的感覺。會比較針對你跟她對觀念理解不一樣的地方,一直去做插入反駁,但講述過程的語氣是好的啦~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1. 公司名稱、職務、行業、職務類別,以及工作的要求?答:公司名稱-麗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職務-行銷企劃人員 行業-製造業 職務類別-行銷企劃 工作的要求-要會美編軟體,例如: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 2. 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您的回覆答案? 1.是否會ai.ps? 會,我有作品集(請參閱) 有工作經歷嗎?有,曾在學校行政上班、net打工、也在企業實習過 除了美編軟體以外還有其他技能嗎?有,會剪影片拍攝影片 有沒有想要問的問題?有,請問有試用期嗎?試用期為多久呢?若有錄取大約甚麼時會會通知?薪水是多少呢?3.面試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地方?答:面試過程中,關於工作內容解釋得相當清楚,非常細心詢問是否有疑問。 4.是否有複試?複試幾次? 答:無複試 5.公司待遇如何? 答:還不錯。每年會依照績效調整薪水。6. 對該公司、該次面試的評價? 答:關於工作內容、工作規範,會很清楚的交代,不會含糊帶過,面試起來還算愉快。 7.給其他面試者的建議? 答:若有疑問,請事先準備詢問。面試穿搭勿邋塌!會甚麼不會甚麼請照實講~加油!
快過年了,很多人開始想換工作,我是一位雙寶媽媽,分享一下當初自己從千大企業主動離職的原因。之前在某知名房地產公司擔任行銷企劃約四年時間,同時還身兼品牌公關,當時要從媒體圈跨進完全陌生的房地產領域,其實心理非常挫,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無法負荷,但「壓力使人快速成長」,這句話我完全實踐了!由於房市正火熱,公司極度重視本部門績效,表定工時朝八晚七,午休一個半小時,但其實手邊工作沒弄完,誰敢打卡閃人?當時頂著七個月的孕肚的我,周旋數字報表、簡報提案、跨部門會議、露出監控中,和部門同仁一起度過了整整兩個月朝8晚11的加班時光,夜深人靜,老公車子就在樓下候著,人在14樓的我心裡急如熱鍋螞蟻,完全無暇思考「血汗」、「過勞」是否正發生在我身上!撐到預產期前2天,終於可以放心去休產假了,當然在這段休養時間,我也早已超前部署,積極投出履歷投石問路,當時面試的企業人資,看到我曾在XX房地產公司待了四年,還直誇「我相信你的韌性很好、很適合本公司」之類的話語,當然最後我沒有選擇這間公司,而是去了一間離家近、薪水尚可,但壓力相對小的本土企業,所以結論是人生有失有得,選擇沒有對錯,換工作之前先問問你的「最大需求」是什麼?如果有達到這個標準,就勇敢跨出去吧!
Q1. 應徵前您做了什麼準備?面試媒體行業最重要的一定是要了解該行業別的背景,若是品牌面相關的行業肯定會有新聞報導,因此從現有的新聞報導下手可以快速了解該種在主打的服務項目或是正在推廣的活動。可以結合到自己應徵的職位,未來可以走什麼方向並且給予建議或是提出想詢問的問題。另外還需要準備關於求職條線上所說的「工作內容」,需要依據公司所開出工作內容與自身的專業還有過往的經歷做結合,可以做簡單的簡報搭配專案與數據一同呈現,更能夠吸引面試官的目光。Q2. 面試中覺得有趣的事?面試結束後其實可以詢問面試官,剛剛的這一場面試有什麼需要加強或是可以給予建議的。雖然可能無法得到現在這一家公司的offer,但至少可以讓前輩給予你一些意見。某家公司的面試官也給予我一封很專屬的面試感謝信函以及求職技巧等,廣結善緣對於未來的職涯總是好的。Q3. 複試,是否有複試呢?基本上面試媒體相關行業的行銷企劃、社群行銷一直都會有複試。會考驗你的臨場反應以及提案規劃能力。Q4. 形容您遇到什麼樣的面試官?(親切和藹、冷酷黑臉......)我遇到的面試官基本上你對於此職位有所準備都會是親切和善,並且願意跟你分享職涯與建議的面試官Q5. 面試結果?(錄取/未錄取/等待中/無聲卡)面試蠻多家媒體的行銷企劃一職,因此有需多可能。錄取/未錄取/無聲卡 都有Q6. 給未來面試者建議?(多去看公司官網、要穿什麼樣服裝......)個人面試過許多家公司,我認為互相尊重最為重要。先行印好一份簡易客製化履歷以及一份紙本作品集,再加上可以搭配著投映片自我介紹,展現你的特色或是專業能力,都可以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無論最後是否錄取,你的努力總是不會背叛你。每一次的面試都能讓自己更加成長,了解下一回你該注意且重視什麼。
原標:成為 Full-Stack Marketer | 行銷工作的全貌圖文/(本文由Renn Cheng分享授權轉載)Hi,在這篇文章,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讓你看看行銷工作的「全貌」。再幸運一點,希望能讓不是行銷工作者的你,了解在行銷工作系統中,你會參與哪些重要過程,如何幫助行銷人員完成他們無法企及的部分。為什麼會有這篇文章。其實是最近工作得到一些啟發,在有點意外的情況下,我必須從零開始建造所有行銷工作的流程和數據工具後台(我稱為打地基)。你能想到的,我全都要打掉重練,包含 GA、EDM 後台、網站後台管理系統、會員系統、內容行銷策略、廣告、關鍵字工具與策略……等。由於衝太快,感覺像打開了眉心輪(俗稱第三眼),一下子必須從上帝視角來俯視行銷全貌,並將整個行銷的產出與工作流程數位化、可追蹤化。趁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將過程記錄下來,與更多人分享。這系列有可能一篇是寫不完的,我希望寫得像工作筆記一般輕盈、易讀,但有東西讓你 take out。那我們開始吧!本篇文章架構・在熟悉的行銷工作檯面下・行銷前端 v.s 行銷後端・行銷前端和後端相輔相成・行銷前端和後端的工作流程・如何串聯起前端與後端 - 以內容行銷為例在熟悉的行銷工作檯面下我們所熟悉的「行銷工作」,不外乎包含了: 發想與製作行銷內容 文案發想與撰寫 社群行銷執行與企劃、貼文撰寫 執行符合行銷策略與品牌調性的企劃 投放與監控廣告 追蹤成效、促成轉換…etc辛苦、絢爛、繁華多變的工作內容,也是這麼多人想成為行銷的原因。然而有時不乏感到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宛如「雜事」,甚至會在過程中迷路(我以前就常迷路 XD),懷疑自己執行的企劃和寫的每篇貼文觸及率,都與當初制定的成效 KPI 脫鉤。(或至少對之間的關連性相當無感。)然而有時不乏感到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宛如「雜事」,甚至會在過程中迷路(我以前就常迷路 XD),懷疑自己執行的企劃和寫的每篇貼文觸及率,都與當初制定的成效 KPI 脫鉤。(或至少對之間的關連性相當無感。)當你產生類似以下的疑問:Q:做這麼多內容,無法直接反應在營收和轉換率,那還要做嗎?Q:內容除了轉換和營收能用數字量化以外,品牌效益、品牌形象、顧客忠誠度如何衡量?Q:懷疑為什麼寫文章一定要符合 SEO 框架,衝 SERP (搜尋結果頁面)表現,而不是深度內容?不是說內容為王?Q:為什麼別人寫無關 SEO 框架的深度內容,也活好好的?怎麼衡量這文章的價值?如何決定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Q:GA 這麼複雜,影片、照片、文字跟數據表現到底要怎麼連結起來?會有這些問題,只是因為你還沒有連結到後端,你的行銷世界之門只開啟了一半。對我來說,行銷也和工程一樣,可以分 Frontend 和 Backend。上述的工作內容,都屬於「前端」的工作內容。如果對後端沒有概念,等於拿到被撕一半的地圖,再怎麼努力都會覺得與目的地脫鉤。講到這裡,來看看在行銷過程中,什麼是前端,什麼是後端?行銷前端 v.s 行銷後端行銷工作的全貌,我們熟悉的部分往往只在海面上。這是我思考後,覺得最適合用來呈現行銷全貌的圖。雖然我們光在前端常常就忙得快死了,然後能夠支撐前端內容繼續前進、不斷優化,底下都奠基著扎實、龐大的策略思維和系統基石。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行銷前端和後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後端會支撐前端:後端健全的工作系統和嚴謹的規範,讓前端的執行層面能扎實有序,有明確目的,不會亂套。數據和品牌調性(沒錯,它是該放在後端思考的事情)、成長策略能支撐我們做前端內容的「Why」與「How」。前端會優化後端:創意和內容品質,會豐腴整個企劃的完整性和行銷力道。內容與創意發揮得好,就能反向獲取新用戶、黏著舊用戶給後端累積使用者行為數據,後端數據越齊全、分析越詳細,前端的行銷力道就會越精準。不斷循環的洋流:有時候,前端和後端的作用是同時的,前端出去打仗才發現跟後端的數據預測不一樣(消費者主觀或社會趨勢的變動),便會同時調整策略,改進後端收集數據的方式和策略、工作流程,再回到前端運作。後端的地基應該像一根巨錨將你深深扎實扎滿,不讓行銷的大船如同失根浮萍,風雨飄搖。 行銷前端和後端的工作流程如果以具體的工作流程來說,後端和前端的差別可能就是這樣:(我盡量將前後台平行相對)後端的工作內容比較偏向建構框架和系統,支撐一切前端行銷策略與企劃的基石。先有企業目標,才有行銷目標。先有通路,才有行銷渠道*企劃。先有品牌精神,才有品牌溝通調性。先有數據追蹤後台,才有行銷成效。(*渠道:Channel。例如實體、線上、第三方平台)以數據追蹤為例,如果不熟悉後端的 Google Analytics 或 Mixpanel(強大的 EDM 與 Tracking SaaS 服務),在前端的內容就會不知道如何評估成效。完整的前後端工作流程1.後端評估與預測假設這一波企劃主打總 TA 裡的某個族群(e.x. 總體求職者中的應屆畢業生),在後台先設定 filter 來分開新鮮人和其他求職者,研究新鮮人這個子 TA 的輪廓,並運用其他工具(例如 Ahref )收集 outbound 數據。2. 前端製作內容前端企劃根據這份結果來設計溝通語氣和互動內容,並試著觸及新用戶。投放廣告和信件時也要避開其他 TA,以免打擾他們。3. 回到後台分析優化最後回到後台,看看這次子 TA 的獲客率、新用戶註冊數、回訪率、留存率,與往年同一波企劃作比較與分析,設定 benchmark,以此目標繼續努力。如何串聯起前端與後端?要成為全端行銷,勢必要從前端中抬起頭來,將視野擴展到更廣大的層面。在這過程,會需要以下三種能力特質:1. 數據分析與邏輯能力2. 以終為始的概念3. 系統與商業思維下面先舉個簡單例子,如果融入這三項能力,會產生什麼變化。以內容行銷為例:如果今天你進入一間公司擔任 Content Marketing,你會怎麼做?在你之前,這間公司沒有聘僱過內容行銷。在興致昂然地為年度行銷企劃列出一堆部落格文章題目、社群提案之前,我第一步思考的會是:為這間企業建立起內容架構。內容架構圖,連線的都是彼此相關與延伸的內容。 有點像電路圖吧這個架構圖是通用的,每間公司都會長得不太一樣,例如電商可能就不太用到 Podcast 或 LinkedIn。我會再針對這個內容架構更仔細說明,想看的朋友可以 follow我(眨眼),這會逼我生出文章。擁有架構後的第二步,是建立工作流程。・在我一個人一條龍時,如何打造工作流程?・在有實習/同事夥伴加入時,如何調整分工,建立 review 機制?・在成長為一個內容團隊時,如何平行分工,加速產出同時維持質量一致性?建立規格表,與內容資料庫檢索系統,或是跨部門協作(數據或社群)的流程。工作流程應該要能隨著成員增長而彈性擴張。而不是依照我個人的工作習慣,讓內容團隊在未來等著收拾我留下的一堆「技術債」。(沒錯,行銷的技術債可多了嗚嗚)小結:今天就先到這裡。打了一個多禮拜,沒想到這麼龐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你了解行銷工作的全貌,理解如何將自己的角色整合進這個架構裡,並與辛苦的行銷後端、前端、Sales、BD 們溝通嗚嗚~工程師大大們,謝謝你們幫我們埋 code 和整理參數~圖文/(本文由Renn Cheng分享授權轉載)
原標:[心得] 11家行銷企劃業務面試心得圖文/(本文由dariahaha (Ca)授權轉載) 大家好,從去年6月開始準備履歷到今年3月底錄取,受惠版上良多,也在此回饋。背景: 中字輩英文系,修過幾堂商管院的課,有Google Ads證照,有過3份工作經驗,上一份是製造業業助+國外業務4年半,因為自認不適合從事業務,且快30歲了,再不換工作似乎就很難再換了,所以這9個月來邊工作邊投履歷。一直想做行銷企劃,但也許主要是因沒有經驗,所以失去很多錄取機會。投遞歷程: 由於每份履歷都有因不同職缺而略做調整,又碰到世界盃足球賽休了快一個月,還有很多假期出去玩,或是下班很累偷懶,投的進度實在很慢,當時心裡常常很慌,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裡或是只能在原公司。我也沒有在面試後寄感謝信過,一方面懶,一方面覺得沒啥要補充,寄了也是花對方的閱讀時間而已。幾乎每家人力銀行都有我設公開履歷,不過找工作的主力是在人力銀行,後來也有用Linkedin投,總共投42間,面試11間,其中包括主動邀我面試的有3間。題外話是人力銀行的履歷需要更新才會被企業看到,至少每周一次吧,即使沒有真的更新內容,只要按編輯再儲存就可以刷新了。1.永恒數位通訊科技 行銷PM公司在湖口工業區,辦公環境很傳產感,工作內容為品牌推廣、社群經營、參展規劃、翻譯產品說明書、寫新聞稿等,都對公司內部的人,薪水是30K up+1個月年終+30Kup的績效(我沒細問確切數字),打卡制,但10點進來打也可以,就是工時有滿幾小時(我忘了)即可。面試有性向測驗及英文翻譯,該部門主管面談約1小時,包含英文自介及幾分鐘的英文問答。其實看到參展跟翻譯說明書我就知道這非我想要的工作,但就當成面試練習。結果: 去年8月發無聲卡,今年3月同一個email又寄來邀我去面試...... 2.聯合國際資訊 (AsianNet 亞洲網路) 行銷PM在新竹總部面試,同樣有性向+英翻+30秒英文自介,工作內容為產品文案撰寫、數位行銷操作&分析、廣告投放、社群平台管理、電子報、EDM、宣傳文案設計。主管說每個員工每年都要重新考過Google Ads跟GA,因此我才開始看Google Ads線上課程跟考照,但GA還沒有看。年終一個月,有績效獎,免打卡,一般是8:40~9:00進公司,中午休1小時20分,一般大家都19:00下班(正規好像是18:00)結果: 感謝函 3.明碁材料 數位行銷專員桃園龜山,在家先登錄該公司履歷以及做性向,現場考英聽跟英閱讀,人資面20分鐘,兩主管一起面1小時。有績效,有三節: 中秋端午半個月,春節1個月。在前兩次的面試中,因為很久沒面試了,且我是個容易緊張也很討厭自介的人,前兩家開頭的自介我都緊張的要窒息,說話快又沒斷句,之後的問答才表現的比較正常,我還安慰自己或許面試官會認為我是看重這職缺才緊張,後來覺得緊張根本母湯,所以這次我告訴自己要落落大方,於是我的表現也真的讓主管讚賞,但他們當場也明白告知需要的是即刻可上手的人才,他們在推新的app,這位人才需要會打響品牌跟改進app。結果: 現場獲得感謝卡,但我因他們的肯定,也大大提升自信 4.讀冊 TAZZE 圖書部圖書產品經理不用填任何表格,不用寫任何測驗,只要跟主管面談約1小時,很輕鬆的面試。主管會問面試者比較喜歡閱讀哪類書籍,以便分配哪些類的讓他負責,上班主要是跟書商接洽,寫每本書的文案,有時會做專案活動,找個主題主打幾本書。8:30~11:00都可進公司,但主管希望在9:30前進來,因為書商已經上班了,不希望書商找不到人。工時8hr/天,不一定有三節跟年終,沒績效獎金。期望薪水我說年薪50萬,但是我不知道這個回答對該公司O不OK。結果: 感謝函 5.康健雜誌 整合傳播行銷天下雜誌群有許多職缺,不同缺有不同的應徵方式,有的在人力銀行投,有的在天下網站投,有的要寄職務申請表,需填一些簡答題 (印象最深的三本書及原因、平常愛看的三本雜誌及原因、對天下雜誌群最近的文章哪篇最有印象及原因、興趣&休閒活動、冒險事蹟、挫折、五年後要達成的目標)。投了履歷半年後才收到面試通知,現場有測性向,3面試者對5面試官集體面試約1小時,19點下班算早,只記得被問到電話開發、拜訪客戶、提案哪個比較擅長。結果: 我去信幾封後終於收到感謝函,但被問要不要再投另一個缺看看,我婉拒 6.Expedia 智遊網Marketing associate用Linkedin投的,第一階段用線上面試軟體面,全英文,我抱著隨興的態度打開第一題:what's your career inspiration? 面對這種連中文我都回答不出來的虛無飄渺題目,我就辭窮了,後來我在網路看到有人分享一樣的題庫,只能說這次機會我完全沒準備,後來還死皮賴臉的寫信給位於上海的人資請求能否再次提供面試,當然沒人理我囉結果: 我自己搞砸 7.京元電子 業務工程師就是國外業務,不需開發,每年調薪3%~5%,這家網路負評很多,以下我再補充三點: a.我履歷完全沒寫想應徵業務,這家亂槍打鳥來邀請,因為先前偏行銷的面試都沒上,讓我產生挫折,想說面試已有經驗的業務看會不會上,於是答應邀約。面試官也沒跟我聊到我原本想找的職務跟業務不同,我認為他們沒人有事先看過履歷。 b.雖然面試通知已經有寫車要停公司外,但當天我繞了一下沒找到車位,於是開到公司門口問面試可不可以停裡面,警衛很緊張催我趕快開走,說老闆會罵,而有一車車外賓都開進去了,我想他們沒把面試者當來賓。 c.面試先做性向+英聽英閱,女性主管面半小時,她說業務喜歡找女性,而且專業跟外表並重,不斷強調要打扮自己,她甚至有為員工開過化妝課,我問那可以戴眼鏡嗎?她說等你會畫眼影就不會想戴眼鏡了。結果: 無聲卡 8.豐趣科技 海外通路行銷專員竹東工研院培育的新創公司,做旅遊票券整合平台,這是我很期待的職缺,也許就是太過期待,面試表現的超級差。首先我非常用心的填寫該公司的人事表,在其他面試都不透露的家庭背景我都填上了。但進到會議室一對二的自介又讓我緊張到呼吸急促。面試官問一個國家的政府要做什麼要才會吸引我去玩,我說便宜的機票就可以了,他再問那很多國家機票都很便宜,我又是如何選擇的? 我說選沒去過的。也問如何向國外推廣來台旅遊。我還問要如何說服遊客買他們的票券,面試官說不是用說服的,有需求的人自然會買。總之沒有一題答得好,有一位面試官已經意興闌珊,他對另一位說 “我沒有問題了”,之後就認真打他的電腦,另一位也許基於禮貌再意思意思問我幾題,半小時不到我就逃難似地離開,坐在車子裡猛滑一小時手機安撫羞恥感。不過每種經驗都有收穫,值得感謝。結果: 無聲卡 9.晉陞太空科技 社群小編竹南科學園區內開發商用運載火箭的公司,直接打電話來熱情邀約,面試填完人事表後也相談甚歡半小時,中午有團膳,福利不錯如人力銀行所寫的,工作內容為官網、twitter&IG維護、影片編製&剪輯。結果: 感謝函 10.銘島國際 社群企劃該公司打電話來初步訪談,他認為我沒有經驗不勝任,但我懇請他讓我有面試機會,後來他說CEO答應面試,到現場才知道CEO是外國人,幾乎全英文對話,CEO問我認為這職務最需要的特質是什麼? 我說創意,但我舉出我做過有創意的事例又說得很爛。不需要填任何表格跟測驗,也是輕鬆的面試。結果: 感謝函 11.現職 活動公關這職缺只需要有工作經驗,門檻相對其它來說是低多了。面試前我在想這次薪水要如何開才適合,過去剛開始我以年薪開,從55萬降到50萬,後來我改用月薪開,開在34K~38K左右,不知道以前沒上的原因有無可能是薪水開的不當,這次主管問我期望薪資,我說因為我實在很想換工作,薪水不是首要考量,即暗示依公司為主。主管再問了我先前薪水,我說月薪30K左右但獎金相對高,結果現職Offer開出來,月薪比我期望的多很多,實在由衷感謝。 圖文/(本文由dariahaha (Ca)授權轉載)
原標:#岱瑪金誠 #社群編輯面試分享 小編心得分享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面試問題 為甚麼會想來應徵社群編輯?據實以告,順帶表現十足熱情。(雖然過程中兩度被打斷插話)有甚麼問題想提問的? 關於職務 1.請問貴公司對該職位還有其他沒提及到的嗎?2.請問貴公司對該職位的員工還有甚麼期待?3.請問我們會親手去做廣告投放嗎? 關於公司 1.想請問有教育訓練嗎?(這部分經理笑了一下說:「我其實很討厭人家問這個問題」,然後經理就開始長篇論述她對教育訓練的看法,認為有業務來公司解說、教學,把所有員工聚集在會議室中一起聽,就算是教育訓練,然後中間又提及到自己是間小公司)面試過程公司在大安區承租一棟大樓裡的某一層,接待人員滿禮貌的,但辦公室走道狹小。是做口碑行銷的,也有幫中國央視媒體承包與經紀業務。一開始會拿筆試考卷給你,考卷上會要你畫行銷架構,也會叫你寫下想問的問題,以及對面試經理的想法,但寫完對方從頭到尾也根本不會看。 再來就是社群部的副理來面試我、看我的作品集,畢竟我是應徵社群編輯嘛。副理很年輕,大學畢業3、4年的那種,有聽說是IG上有三萬名粉絲的插畫家。社群副理感覺上有一點微內向,但人很和善,也不會像我以前遇過的那種愛打斷跟搶白的面試官,不過作品集的部分有被覺得太少。我拿出來的平面作品部分真的比較少,另外就是我的社群帳號才創建一個月,粉絲數量真的也是少的很可憐。企劃提案作品倒是很多,可是人力銀行上對工作的描述僅是這樣:1. 社群媒體、文案撰寫、經營操作(負責FB、LINE、IG社群管理、官方網站)。2. 規劃廣告使用素材、善於使用關鍵字提升公司曝光度及點閱率。3. 對網路行銷有一定的瞭解 ,熟悉社群平台的經營。(曾任社群小編佳)4. 具美編製圖能力,簡易圖像修圖美化與設計編排。5. 會基礎攝影、有剪輯、影片製作能力。6. 積極主動、執行力強、具整合及溝通協調能力。我是覺得看完後,我是有能力勝任啦,但其實滿多公司都會人力銀行上寫一套,面試時又會另一套。要不是後來面試第二關的女經理說也要參與企畫案部分,我事前完全無從得知,不然早就都拿出來了。光看工作描述,我是覺得我符合職務需求,除了我當天因為太緊張,口語上沒有到盡善盡美的流暢、全面。但前一個社群副理本身也看的出來不是很善交際的型,實在不太懂女經理不順意的點,而且還一直拿社群副理的例子出來講:「像他啊~就是ig粉絲有三萬,所以有辦法說服我,你(的亮眼成績)呢?」... 喔~ 原來貴公司是在徵ig網紅, 不是在徵社群小編啊~女經理面試的時候,會一直強調自己是家小公司,問我怎麼會想來應徵,可是聽到我是傳播科系對這樣的職務很有興趣後,話還沒講完就打斷我說:「其實我自認對傳播可以說是很了解的」,當我提及對社群行銷很有熱情過去也做過B2C品牌提案後,話還沒講完我又被打斷說:「很多人都說他們對行銷很有興趣,但其實他們都不懂行銷,因為我算是很懂這塊的人」我心裡整個:???面試建議雖說人力銀行上很多項目寫不拘,但你本人最好作品集要足夠「有影響力」一點。大學做的作品稿跟過往經驗,可能在這裡容易被視為不值得太看重的小菜。若有經營社群的經驗,最好粉絲要達到1000以上(畢竟副理的粉絲都有三萬了)。強調不看重學歷高低(這裡可能指私立或國立),但私心建議最好本身是念商管類、經營類的科系,不然即使你本身具有提案、寫企劃的能力,也不能說服自稱自己懂行銷、懂傳播的經理。比較失落的是,感覺不到經理有試圖從我過往經歷去判斷、推敲我人格與優點的意圖,講白一點就是沒有太多想了解你這個「人」(個體)的感覺。會比較針對你跟她對觀念理解不一樣的地方,一直去做插入反駁,但講述過程的語氣是好的啦~圖文/(本文由Dcard小仙女分享授權轉載)
1. 公司名稱、職務、行業、職務類別,以及工作的要求?答:公司名稱-麗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職務-行銷企劃人員 行業-製造業 職務類別-行銷企劃 工作的要求-要會美編軟體,例如: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 2. 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您的回覆答案? 1.是否會ai.ps? 會,我有作品集(請參閱) 有工作經歷嗎?有,曾在學校行政上班、net打工、也在企業實習過 除了美編軟體以外還有其他技能嗎?有,會剪影片拍攝影片 有沒有想要問的問題?有,請問有試用期嗎?試用期為多久呢?若有錄取大約甚麼時會會通知?薪水是多少呢?3.面試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地方?答:面試過程中,關於工作內容解釋得相當清楚,非常細心詢問是否有疑問。 4.是否有複試?複試幾次? 答:無複試 5.公司待遇如何? 答:還不錯。每年會依照績效調整薪水。6. 對該公司、該次面試的評價? 答:關於工作內容、工作規範,會很清楚的交代,不會含糊帶過,面試起來還算愉快。 7.給其他面試者的建議? 答:若有疑問,請事先準備詢問。面試穿搭勿邋塌!會甚麼不會甚麼請照實講~加油!
工作適配度
智慧適配指數
根據履歷表的填寫狀況,智慧分析您與工作的適配程度
登入後即可查看
相似工作
推薦課程